●社区志愿服务获群众点赞 本报记者 高乐 通讯员 赵妮 李洋洋
“社区就是我的亲人,啥好事都想着我。天冷了,社区给我送来炉子、煤,还有米面油,让我心里感觉很温暖。”宝塔山街道东风社区“三无人员”、一级残疾人士刘明忠感激地说。
近日,东风社区党总支携手“大党委”成员单位市融媒体中心在职党员,走访慰问了社区“三无人员”刘明忠、智力残疾人士王存梅以及无儿女照顾的乔素文老夫妇,为他们送去了生活必需品,把温暖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
东风社区以“大党委”为引领,积极打造“联心”党建服务品牌,通过辖区内各级党组织优势互补、相互联动,凝聚辖区在职党员力量,用真诚服务做居民群众的贴心人,深受群众好评。
今年以来,宝塔山街道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的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城市发展有机统一的融合点,全力打造“融合式”党建引领平台、“织网式”服务共享格局——以抓基层抓支部的鲜明导向,构建街道、社区(村组)联动体系;以破除重管理、轻服务的传统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延伸民生服务触角;优化辖区7个社区、7个村组党组织的顶层设计和工作模式,将党建引领与公共服务无缝衔接,通过各级基层党组织相互融合,助推辖区各项事业全面开花,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再上新台阶。
探索多元“融合点”打造党建引领新平台 伴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流动人口进入城区,城市基层各类矛盾凸显。面对这一形势,如何持续搞好城市基层治理工作,让辖区群众生活得更幸福,就成为摆在宝塔山街道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项新课题和新挑战。
经过深入调研和实践探索,结合辖区实际,宝塔山街道给出了答案——秉持“党建引领、共融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的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城市发展有机统一的融合点,围绕组织增能、治理提效、服务提质,着力构建多元参与机制、多途径融合的城市基层党建共同体,让基层党建工作从“单打独斗”走向“整体作战”。
杨家岭社区与辖区村组、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采取活动联办、资源共享等多种形式合作,全力打造村社“互联互建”党建示范点;兰家坪社区与物业公司签订党建共建协议书,牵头协调楼道党小组组长、党员、业主代表、社区民警、志愿者参与物业服务,积极开展“邻里互助暖人心”系列活动,共建和谐家园;嘉陵社区链接社区商圈资源,建立了以“联·享”为内容的商圈大党建;王家坪社区将基层党建与红色旅游服务、商业发展有机结合,全力打造“彩虹桥”党建;东关街社区利用“e+”信息化平台,建立居民、小区、驻区单位“邻里”机制,形成“邻里e家,乐享东关”党建品牌,打造有“温度”的服务……
宝塔山街道不断探索区域发展新模式,依托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平台,积极探索“党建共联”“村社联动”机制,提升辖区单位、企业、村组之间党建资源整合能力;以整合社区治理资源为突破口,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城市基层融合党建;贴近群众需求,创新服务方式,以线下多元活动载体搭建辖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平台,取得了良好效果。
“我们以宝塔区委‘组织融合’的基本部署为遵循,探索推出了一系列服务群众新机制和优质党建品牌,使整个街道的工作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居民对党员干部的服务也越来越满意。”宝塔山街道党工委书记王超告诉记者。
织好线下服务网 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
“社区为我家安装了‘爱心门铃’,如果有事,只要一按上面的呼叫器,就能和结对的邻居对话,及时得到帮助。”说起宝塔街道“爱心门铃”的举措,东关街社区独居老人杜瑞珍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为破解服务精准度差、创新性弱等难题,宝塔山街道以“爱心门铃”“爱心名片”“爱心支部”“微心愿”为切入点,实现群众需求和服务资源的精准匹配。同时,为杜绝老年人走失、迷路等问题,街道为辖区空巢、独居、失独、残疾等老人设计了“爱心助老回家牌”,确保老年人出行安全。
这只是宝塔山街道以问题为导向,以服务便民为抓手,所采取的创新举措之一。
宝塔山街道不断创新服务路径,丰富服务内涵,利用社区、村组志愿服务队,建好村居服务圈,以开展全程零距离代办服务,搭建为民服务连心桥;与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为“一岗双助”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并结合“圣地先锋”在职党员包扶低收入户活动,对服务对象进行“一对一”帮扶;利用“逢九志愿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便民服务指南,以“爱心换欢乐”项目为抓手,通过将志愿者实际服务的时间生成相应爱心积分,让“爱心时间”得以储蓄、爱心积分能够兑换、爱心物品用以回馈,激发了志愿服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开展“节日送健康”、评选“好邻居、好婆媳”和“闹元宵猜灯谜”等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为居民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为进一步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宝塔山街道深入探索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方式和路径,统筹整合各类资源,通过人性化贴心服务,织好社会协同、居民群众联动参与的百姓服务网;通过全力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深化“十大平安”、创建“十个没有”工作,建立执法联动机制,提升综合执法水平,织紧综合治理网;通过推进街域内11个小区改造进程,推动老旧小区精细化、智能化、特色化,织牢城市双修网;通过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实施“逢九志愿日”制和“爱心换欢乐”项目,充分发挥辖区红色资源优势,织好志愿服务网;通过研究部署退役军人优抚政策落实和处理退役军人诉求,构建常态化、网格化管理联系体系,织好退役军人网;通过搭建文化引领、活动凝聚的党群干群参与平台,举办文艺汇演、民歌比赛、红色诗歌诵读比赛、红色故事进校园、学雷锋义务植树等活动,织活文化活动网,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能力。
织好智慧管理网 打造高效便捷“生活圈”
在全力织好线下百姓服务网的同时,宝塔山街道坚持“多元治理、服务为重”的基层服务理念,以大数据理念为核心,现代化信息技术为依托,织好“智能服务”“智能管理”“智汇乐享”的智慧管理网,全力打造多元治理的服务共享格局。
为进一步降低办公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和管理水平,宝塔山街道优化整合各类信息系统和服务资源,依托“智惠宝塔”微信公众平台,18项服务内容可在线申报,“一键受理、内部流转、后台处理、一键回复”的网络运行机制,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居民群众。街道构建了全新的办公平台OA系统和“钉钉”系统,开启了街道与社区、村组之间无纸化办公的新局面,实现街道、社区(村组)工作人员之间方便、快捷的信息共享,促进街道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聚焦社区居民群众需求,宝塔山街道以居民居住地为中心,构建满足15分钟范围内的医疗、住宿、教育、饮食、商城等日常所需的社区“生活圈”。同时,在“智惠宝塔”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大数据采集,整合社区周边资源,打造线上“15分钟生活圈”,让居民在家中通过一部手机就能够享受生活的便利,打造与众不同、与时俱进、与民同乐的政务模式,让居民幸福感随之提档升级。
“楼下就是商场,吃、购、娱啥都有,5分钟就能到,很方便。”说起“15分钟生活圈”,家住嘉陵社区华丰小区的白惠赞不绝口。白惠平时喜欢购物,晚上有时间还会和朋友一起去外面吃饭、看电影,这些需求在家门口基本就可以全部实现。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在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的征途上,宝塔山街道将以勇立潮头的责任与胆魄,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做起,当好基层多元治理改革的践行者,用串串足迹汇聚点滴智慧,开拓城市社区党建工作专业化发展路径,为全区社会治理提供基层智慧,努力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