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曹苗苗 白永丽 本报记者 刘小艳
阅读提示
●永坪镇探索利用“田园课堂”,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永坪镇创新“一包双联”机制,发挥党员“传、帮、带”示范作用。
●永坪镇搭建民情恳谈室,帮助群众解决烦心事。
眼下虽是寒冬,但延川县永坪镇王家屯村的山上,却是一片忙碌景象。
“咱们这儿冬季气温低,日照时间短,核桃幼苗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大的核桃树也要勤施肥、勤修剪,这些都是咱来年的希望……”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永坪镇党委书记梁桂平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田园课”。
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群众。在主题教育中,永坪镇始终把办好“田园课堂”作为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按照“党课上在田园、活动放在田园、服务落在田园”的总体思路,创新推出了“田园党课”系列活动,帮助群众了解扶贫政策、掌握脱贫技术、提高劳动技能,在解决精神贫困、促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将田园党课与具体产业有机结合起来,邀请黄陵、延长等县的专家为村民讲授理论知识,县上的技术员也会定期为村民们手把手教修剪、施肥等技术。”王家屯村党支部书记刘光辉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永坪镇各支部利用山地核桃、山地苹果、大棚种植等七大基地,累计开展“田园党课”80余场,开展田园主题党日活动40余次,开展冬季核桃管理、冬季果树管理及修剪等田间服务60余次。
“有政府给咱做后盾呢,咱的核桃还怕吃不上了。”这已成为王家屯村村民的共识。
对永坪镇来说,“田园课堂”带给群众的不仅是种植技术的提高,更是发展产业的决心,甚至对生活的信心。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过程中,永坪镇探索利用“田园课堂”,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创新“一包双联”(党员干部包户,思想上与群众联心、经济上与群众联体)机制,发挥党员“传、帮、带”示范作用;搭建民情恳谈室,帮助群众解决烦心事……
“我要帮助群众修剪葡萄,给群众讲解葡萄种植技术知识。”
“我要宣传党的好政策,教育广大群众热爱党、拥护党。”
……
在黄家圪塔村“一包双联”责任区的宣传栏上,张贴着基层党员们的“承诺”。为激发基层党员的履职动力,增强他们的责任担当,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黄家圪塔村党支部让每位党员根据自己的专长,自愿提出承诺事项。
刚刚从自家拱棚里出来的村民高成,顾不得擦去脸上的汗水,就急匆匆地跑到隔壁棚里帮忙。“我的棚能有今天的规模,全靠村支书高富平指导,现在我这几个棚一年能收益7万多块钱。”高成笑着说,“如今我的技术过硬了,村里谁需要帮忙,我就去帮,一起奔小康就是我们的初心。”
黄家圪塔村第一书记吕德彦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黄家圪塔村进一步完善“一包双联”机制,从党员中选出8名产业能手作为致富带头人,将村内231个大棚分片划块,由他们负责各自片区内的大棚技术指导和日常培训。目前,“一包双联”机制已带动48户群众发展大棚产业,每棚西瓜年收入达到1万元左右,平均每户种植户有大棚5座,年收入可达到4至5万元。
此外,为解决群众“有话无处说、有苦无处诉”的问题,永坪镇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设立了“民情恳谈室”。村干部对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和问题进行整理汇总,并逐一解决,构建起倾听民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疏解民愁的新平台。
“‘民情恳谈室’成立以来,我们与群众一对一交流、面对面畅谈,真正做到听民情、察民意、解民忧,让群众愁眉苦脸而来,高高兴兴而去。”永坪镇党委副书记高东东说,“开始的时候,有的群众因为不理解,态度不好,现在问题越来越少,很多时候大家都能交心了。‘民情恳谈室’其实就是个‘桥梁’,不仅搜集大家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也有机会向大家好好讲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