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草莓夫妻”的甜蜜事业
通讯员 张亚宁 本报记者 常青
    ●“草莓夫妻”杨彦东和高玉霞
  “今年的草莓比去年早上市了半个多月,而且个大,色泽艳丽,吃起来口感特别好,大家先来尝一尝,吃了再买也没关系。”记者在子长市史家畔便民服务中心李家沟村杨彦东草莓大棚采访时,妻子高玉霞正忙着招呼客人,丈夫杨彦东给长势喜人的草莓疏果,两口子被顾客亲切地称为“草莓夫妻”。
   1 回乡创业难
  今年37岁的杨彦东,出生在子长市史家畔便民服务中心一户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由于家庭条件不好,再没有上学,也没有学习手艺。在村里常年外出打工的长辈们的带领下,去延安打工。由于学历不高,没有工作经验,要找一个轻便活很难,只能在工地上干搬水泥、捆绑钢筋等脏活、累活,一年下来也赚不了多少钱。“刚从学校毕业那会,从来没干过重活,干不好常被老板说,一年下来也赚不到多少钱。”杨彦东说,“我想起村里有种大棚的,寻思着回去种上几亩大棚,说不准比打工强。”
  2013年,杨彦东回到老家决定种植大棚蔬菜,然而面对的是村里人异样的眼光。“村里人都说我们彦东,人家都争着往外发展了,你回家种大棚,一年四季都死缠在棚里。”给记者讲起当年创业的第一步,高玉霞记忆犹新。杨彦东选择了公路沿线的一块地,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承包下来,开始建设蔬菜大棚,高玉霞则不顾流言全力支持丈夫创业。
  2 发展信心足
  发展大棚的第一年,夫妻俩种植了一棚西葫芦、一棚西红柿。由于管理经验不足,管理技术也不到位,除去雇用工人和投入的成本外,没挣下多少钱。一向爱总结的杨彦东发现,再好的西红柿也只有批发一种销售模式,卖不上好价钱,如果到子长城里去走零售的路子,又误了家里的大棚管理。杨彦东看到,当时子长正在兴起自由采摘热潮,夫妻俩商量后,决定发展反季节水果。又一年下来,两棚甜瓜比西红柿收入要高出很多,但杨彦东又发现甜瓜销售时间短、管理难度大,最高一斤也只能卖到30元。前来采摘的顾客建议栽植草莓,通过他的了解,草莓销售周期长,而且一斤最高价格能卖到60元。
  经过慎重考虑,2016年,杨彦东夫妻俩将反季节蔬菜大棚改为种植草莓,让他们惊喜的是第一年就收入8万多元。“草莓卖完后,我们两个算了一把账,把我自己吓了一跳,没想到能赚到那么多钱。”回忆起第一年种植草莓的收益,高玉霞至今激动不已。2017年,在镇政府和原县蔬菜开发中心的支持下,杨彦东夫妻种了两棚草莓。得到支持后,他们更有信心了。
  3 累并快乐着
  “当时我还以为种两棚多了,我们两个管理不过来,没想到彦东把两棚草莓的时间错开了,这样就延长了草莓的供应时间,我们的精力也绰绰有余。”高玉霞回忆着说道。夫妻俩每天天一亮,便来到草莓棚一起锄草、灭虫……
  由于杨彦东的勤奋好学,他在种植技术上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两棚草莓卖出了很多同行三棚草莓的价格。获得经济收益的同时,他还获得了子长青年创业先锋、返乡创业典型等多项荣誉。尽管创业之路艰辛漫长,但取得的荣誉,对于他们夫妻俩来说是发展的动力。杨彦东说:“政府支持我们创业,我们就要更加努力,不仅把自己家的光景过好,能帮别人多少,还要想办法帮呢。”
  杨彦东通过种植,发现外面调回的草莓苗木根系不旺,成活率达不到80%,补植苗木是常有的事情,一方面棚内苗木不齐,看起来不美观,另一方面,补植苗木也是一笔开支。他利用空余时间,刻苦钻研苗木的培育,翻看书籍、手机查询等成为他主要的学习渠道。起初,高玉霞以为杨彦东是闹着玩,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他越来越认真,高玉霞有点转不过弯来:“我实在想不通,他没事了就研究苗木培育,这是人家专家和技术员的事,一个农民瞎研究啥了。”面对高玉霞的怀疑,杨彦东并不理会,一次又一次地试验,他在家里废弃的脸盆、泡沫箱子、需要补植草莓的空隙地,草莓苗木试验从二十几株增长到几百株。2018年,他第一次尝试培育出10亩草莓苗木,只销售了3亩。高玉霞每每想起遭遇到的挫折,还有些胆怯:“谁敢相信一个农民能培育出草莓苗子,一个大棚花上几千块,苗子死了浪费钱不算,大棚空了就赶不上茬了。”
  4 发展前景好
  让妻子高玉霞没想到的是,杨彦东提供的草莓苗木根系旺盛、价格实惠,成活率较高,得到很多用户的高度赞扬。“这个结果我没有想到,我老婆更没有想到。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地感谢我,说我的苗子好,我老婆再也不反对我培育苗木了,我的信心更大了。”杨彦东说到当时接到电话的心情,笑得合不拢嘴。
  2019年,杨彦东在原有基础上又增加了10亩,妻子把家里的存款全部拿出来,流转了20亩坝地,全部培育适宜陕北生长的草莓苗木。2019年秋季,培育出的草莓苗子卖了个精光,不仅子长的种植户抢购,就连绥德、安塞、延川等地的种植户也纷纷上门抢购。子长市马家砭镇苗家沟村德铭果蔬合作社的师有泉,第一年尝试种植草莓就选择了杨彦东的草莓苗,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大大地减少了投资成本和补苗产生的其他成本。
  如今,杨彦东家种植了三棚草莓,又建起三个蔬菜拱棚。“这几年,国家政策好,经过多次培训,我已经是咱们子长的职业农民了,这是一份荣誉,更多的是责任,我要在种草莓这个甜蜜事业上好好发展。”杨彦东说,“按照今年苗木的销售情况,2020年计划培育苗木50万株,同时继续扩大草莓种植规模,带动更多的村民通过种植草莓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