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致敬春风里的战疫逆行者
——写在2020年世界卫生日之际
  新华社记者 陈聪 黄筱 董小红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4.2万名白衣天使勇赴荆楚,各地医务工作者同心聚力,化身对抗病魔的“白色长城”,立下战疫头功。
  今年4月7日是第71个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卫生日的主题确定为“支持护士和助产士”,我国今年世界卫生日的宣传主题为“致敬医护,共抗疫情”。在驰援湖北和武汉的医疗队人员中,近7成是护士。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沿的白衣战士,托起春天里的信心与希望,也护卫着无数人的生命与健康。
  平凡坚守 “特别的腮红”是最美勋章
  “一只N95毁所有。”4月2日晚8点多,肖雪梅在发热门诊值完班后,以调侃的语气发了一条朋友圈。自拍照上的她摘下了口罩和护目镜,一脸疲态的脸上,勒痕清晰可见,让人动容。
  肖雪梅是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抽调支援感染科的“95后”护士。春节至今,她一直奋战在前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21岁的她一直坚守在医院发热门诊。1月16日,肖雪梅又被抽调支援医院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感染科,她需要陪同有发热症状者或疑似患者做各类检查,把采集到的标本装进密闭的转送箱,然后通过专门通道送检。
  坚守在可能离新型冠状病毒最近的岗位,身体瘦弱的肖雪梅每天都要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或隔离服,一趟趟护送患者做检查。几趟下来,她满身湿透,脸上满是勒痕,可她总是笑着说,脸上被压的痕迹是“特别的腮红”。
  她的男朋友王旭涛也在1月29日写下奔赴武汉的“请战书”。2月2日,王旭涛紧急奔赴武汉一线支援。
  疫情期间,很多医护人员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战疫时期的爱情——与子同袍、并肩战斗。
  现在,王旭涛已经圆满完成支援任务回到成都,正在隔离休养中,而肖雪梅还坚守在一线。“春天来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等他回到岗位,我们又可以像以前一样在医院并肩作战了。”肖雪梅说。
  “坚守一线,大家都很有勇气。”在一起战疫的同事付馨余看来,发热门诊是这场疫情阻击战的重要关卡,时刻有职业暴露风险,但大家都一直坚守在这里,没有任何抱怨。“虽然每天面对病毒很忐忑,但一起互相扶持更有温暖。”
  战疫的紧要关头,付馨余错过了女儿4岁的生日,但她说,她想把战疫的经历作为一份特殊的礼物送给女儿,让她懂得什么是坚强、勇敢、责任和信念。
  平凡的坚守,就是一种“非凡”的伟大。正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所说,在医疗队救治前线,护士工作量很大,从专业护理,到生活护理,再到一些琐碎工作,全部要由护士完成。在隔离区,护士待的时间往往比医生长;工作中,护士需要戴着双层手套操作,难度系数很大,“这一次,护士们很好地践行了南丁格尔精神。”
  争分夺秒 在重症监护室与死神赛跑
  “我们这次是来打硬仗,就是来啃硬骨头的!”2月14日,武汉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黄河带领浙大一院援鄂医疗队140位医护人员赶赴武汉,整建制接管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7楼重症病区。
  浙大一院医疗队是在前线奋战的众多医疗队之一。连夜集结启程,火速整改病区,两小时收满62张床位……他们在前线的每一天都是在“啃硬骨头”。
  危重症和重症患者占比56%,平均年龄64岁,病情瞬息万变……在浙大一院接管的重症病区,他们每一天都在和死神赛跑。
  这天,一位刚刚送来的患者病情危急,血氧饱和度只有78%。按照常规方案,医疗队需要马上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但对这样的危重症患者来说,插管可能产生难以逆转的影响,黄河于是紧急召集专家开展会诊。
  “患者的意识还比较清醒。”经过临床各项指标评估,专家组决定先用储氧袋面罩供氧,同时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20多天的救治可谓“生死时速”。团队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的每一个细微变化,精准施治,及时调整方案。3月11日,这位患者从危重症转为重症,成为浙大一院接管病区最后一位摘掉危重症“帽子”的新冠肺炎患者。3月14日,正值浙大一院驰援武汉满月之际,医疗队圆满完成了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重症病区“清零”的目标,其间共收治患者72名,其中危重症、重症患者36名。然而,医疗队的使命尚未结束。3月16日凌晨,医疗队接到国家卫健委通知,接管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重症病房,第二阶段共收治患者46名,最终完成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
  随着患者纷纷出院及转运,浙大一院医疗队接管的两个重症病区实现“清零”,医疗队也被国家三部委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先进集体”。
  守护天使 社会各界在行动
  天使守护生命,我们守护天使——疫情期间,人们心中涌动的强烈情感,化为致敬英雄的实际行动,从四面八方汇聚成爱的洪流,温暖着白衣天使们的心。
  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医务人员的安全保障,多次作出部署安排,要求尽最大努力确保一线医务人员健康和安全。
  提高疫情防治人员薪酬待遇、加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落实一线医务人员生活保障……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从社团到民众,全国上下同舟共济,力求以务实、贴心、到位的举措,保护关心关爱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保障。
  3月17日开始,各省份援鄂医疗队陆续返回。离开湖北时,登机口是“凯旋门”,航班号是“胜利号”,舱位是“功勋舱”;回到家乡,机场水门礼、警车开道、市民自发夹道欢迎。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社会各界的关心和认可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3月31日离开武汉时,黄河感慨万分,“我们见证了武汉最寒冷的日子、救治病人的艰难,也见证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家为取得抗击疫情的胜利慎终如始、英勇奋斗,这是一段难忘的经历,我们将会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