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答卷
    ●在安塞区西营村,艺人通过说书表演歌唱脱贫后的美好生活    新华社记者刘潇摄
  2019年5月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宣布,延安市延川、宜川两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革命圣地延安的贫困县全部“摘帽”,226万老区人民从此告别绝对贫困,开启小康路上新生活。
  时至2020年5月7日,在宣布告别绝对贫困整整一年的时间里,延安坚决贯彻“四个不摘”,做到“五个不减”,扎实做好在巩固基础上提高、在扎实提高中巩固的文章,多措并举,给贫困群众服下“定心丸”,使脱贫攻坚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年来,延安市深入开展“三比一提升”行动,建立了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省上投入资金1.97亿元,市县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0.3亿元,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和项目储备。在此基础上,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持续落实各类帮扶政策,脱贫成果不断得到巩固提升:实现了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产业全覆盖;健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贫益贫机制,703个主体带动贫困户2.1万户5.8万人;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4946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40964人次;先后投入243370.75万元,分两批在13个县市区1181个村建设光伏扶贫项目26个290.422兆瓦(集中式电站13个,村级电站13个),覆盖带动贫困户20839户;开展水质达标集中攻坚行动,集中式供水工程落实净化消毒措施3917处,分散式水井、水窖落实净化消毒措施4.5万处,实现了从“有水吃”到“吃好水”的根本性转变……
  一年来,延安易地扶贫搬迁实际入住率达到100%,旧宅基地腾退率达到95.9%,331户981人脱贫退出,延安的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57%,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居全省第一方阵。
  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作为革命老区,告别绝对贫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延安人民向党中央交出的一份时代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深情地说,“对于今年全面完成现行指标的扶贫,我是有信心的。我更关心的,就是今年以后是不是能够稳定下来,是不是有一个长效的机制,就看这些基本的措施是不是稳定的、持续的。共产党人办事是求真务实的,真正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办好民生实事。要瞄准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做好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工作,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体味习近平总书记深深的爱民情怀,正在参加延安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备受鼓舞。围绕如何打好脱贫攻坚收官之战,他们纷纷建言献策。
  做强产业 持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脱贫不是目的,小康才是目标。我们要坚持不懈,带领群众实现持续增收致富。”市人大代表、志丹县顺宁镇任坪村党支部书记肖汉利说。
  任坪村通过产业帮扶、入股合作社、外出务工等举措,2019年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12084元。肖汉利认为,目前任坪村贫困人口虽已脱贫,但还要利用好地域优势,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多元化发展,做强特色产业,有效防止致贫返贫,助推乡村振兴。
  “这几年的脱贫攻坚工作,特别是产业扶贫已经为群众脱贫致富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市人大代表、黄陵县阿党镇苹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双奎说,脱贫攻坚应该是一个持续性的工作,针对不可抗力导致的返贫致贫,要不断调整扶贫政策,帮助群众应对,扶贫工作应该一直在路上。
  “现在村上已经实现了脱贫,要想实现乡村振兴,政府一定要在土地流转上做大文章。”市人大代表、子长市杨家园则镇冯家岔村党支部书记樊海源说,土地流转有利于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也有利于农村长期稳定致富,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土地流转深入人心,明确土地流转管理办法,增强其操作性,通过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引导农民积极参与。
  “产业扶贫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市政协委员、市果业中心主任路树国说,推进产业扶贫,首先是要坚持新思想引领,始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工作,发展以苹果为主的现代农业,围绕种得好、卖得好两个核心,一方面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主体、新装备“五新”措施的落实,抓好“百千万”工程,推动全市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种得好这个基础。另一方面突出后整理,通过分级分选、冷藏冷运、品牌营销、精深加工及利益联结机制的建立,应用互联网电商、直播带货等新手段,解决好卖得好的问题,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带动农民在全产业链增收。
  “帽子”摘了 攻坚力量不能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虽然我市已实现整体脱贫,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存在着一些短板弱项。一是部分脱贫户短期产业不稳定、长效产业见效较慢、经营性收入偏低。部分脱贫户产业结构单一,抗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较差。二是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新型经营主体运行管理不够规范,带贫益贫效益还不够强。三是易地扶贫搬迁旧宅基地腾退还不够彻底,后续帮扶任务依然繁重。四是巩固脱贫成果长效机制尚不健全,落实还不够到位。
  “‘帽子’虽然摘了,但攻坚的力量一点都不能减!这段时间,我们正在逐村逐户对辖区内农村安全饮水进行排查,包括供水工程管护运行、水质化验、水源地保护、水价改革、水费收缴等多个方面。”市人大代表、宝塔区孙台水库管理处主任贾延伟的微信工作群里,同事们正在上传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一部分,安全饮水工作是整个水务系统工作的重中之重。贾延伟介绍,目前,他们正在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从“源头”到“龙头”进行网格化排查,同时重点推动水价改革、扩展集中饮用水范围。贾延伟建议,要建立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让水源地附近的群众因保护水源作出的牺牲有所补偿。
  过去一年,全市健康扶贫工作紧紧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贫困人口“三重保障”实现全覆盖,市域内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实现25种大病应治尽治、慢病签约服务应签尽签。市政协委员、市卫健委党委委员王高平说,今年,全市健康扶贫工作将在健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补齐基层服务能力低下和信息化应用滞后“两项短板”,强化慢病签约服务不精准和村卫生室作用发挥不足“两个弱项”,让各项帮扶措施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精准到病,确保实现“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有能力看病和有制度保障看病”,从根源上防止因病致贫返贫。
  动力足了 美好生活有信心
  幸福美好的生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下冒出来的,而是要靠艰苦奋斗创造幸福的生活。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特征。
  “要用延安精神武装基层干部,让大家真正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真正发挥好基层干部的‘领头雁’作用。”市人大代表、黄陵县双龙镇索洛湾村党支部书记柯小海说。
  “摆脱贫困,群众是主角。我们要通过扶志扶智、扶德扶勤,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让更多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勤劳就业,实现稳定脱贫。”市政协委员、黄陵县委副书记李建雄表示,他们将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两手抓、两推进,抓实产业之本,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贫困人口动态监测预警、稳定增收、“三保障”巩固提升、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护、村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治理、扶贫资金风险防范、驻村联户常态帮扶、扶贫资产管理、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十项脱贫成果巩固提升长效机制,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
  脱贫攻坚不能仅靠政府,还要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
  市人大代表、洛川县交口河镇党委书记刘建锋建议,要千方百计唤起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通过“八比八评”“道德大讲堂”,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变“输血”为“造血”,确保脱贫攻坚村村过硬、户户过硬、全面过硬。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延安将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深入开展“三排查三清零”百日行动,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深入开展扶智扶志,统筹运用各类社会保障政策,确保剩余5062户8745人脱贫退出,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本报记者 刘小艳 谷嫦瑜 樊小帅 思博海 方大燕 乔建虎 孙文珍 李鹏 王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