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办好民生实事 增进民生福祉
本报评论员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办好民生实事,就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全市各级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深挖潜力,变危为机,扬优成势,稳就业,保民生,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切实增进民生福址。
  近年来,延安市委、市政府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到心里,落在实处。一系列民生项目进展顺利,一批事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得到有效解决,延安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得到了提升。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保就业,成为民生之本;巩固脱贫成果,有效防止返贫,成为重中之重。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强化了宗旨意识和为民情怀。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解决群众看病难、上学难、就业难、住房难等操心事、揪心事,以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期盼,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兜住民生底线,要把稳就业放在首要位置。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保就业,就是稳住群众的饭碗,保住民生之本。我市积极实施减税降费,为企业减负,同时,加大技能培训和援企稳岗力度,促企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和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并重,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实施创业担保贷款发放政策,重点向特色产业、新经济、新业态倾斜;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下岗转岗职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保障城镇低收入者和贫困群众基本生活。
  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成果,牵系着群众切身利益。去年,延安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摘掉了戴在祖祖辈辈头上的贫困帽子,民生保障水平走在了前列。今年,延安市委、市政府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稳住经济基本底盘,兜住民生底线,奋力决战脱贫攻坚。为确保剩余贫困人口脱贫“清零”,已脱贫人口不返贫,延安市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并根据省上开展的“三排查三清零”行动,出台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制定“14项脱贫攻坚政策清单”“14个方面的脱贫攻坚工作对照排查问题清单”“10项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清单”等3大类脱贫“清单”,通过对照“清单”,实现全面“清零”。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市各级部门,要把着力点放在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上。各级扶贫干部,要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开展扶智扶志;要扑下身子,深入一线,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巩固脱贫成果。从而有效防止返贫,确保脱贫攻坚圆满收官。
  更好地弘扬延安精神,办好民生实事。近年来,延安人民用延安精神建设延安,这是我们取得巨大胜利的法宝。我们要继续发扬这一优良传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牢固树立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事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继续办好延安民生十件大事。全市各级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深挖潜力,变危为机,扬优成势,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有效对冲疫情影响的重要着力点,从而不断满足延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实群众的获得感,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增强群众的安全感,让延安人民享受到更高质量的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