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快板,听过的人不少,也有人会用竹板打几下、嘴上说几句,但提起“练子嘴”,却很少有人知道。比起陕北民歌的耳熟能详,陕北练子嘴的传唱度似乎差了一些,但当你对它有所了解之后,就会发现,它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在陕北文化园里绚烂绽放。
陕北练子嘴,是流传于陕北延安地区的延川、子长、吴起、志丹和榆林地区的清涧、子洲、绥德、米脂等地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练子嘴是方言顺口溜,有点近似于快板书。属于韵诵型曲艺,以说为主,是韵文体的唱词。敲打竹板或木梆,边说边唱,基本句式为上六下七,上句六字为三三,下句七字为四三、二二三等。上下句的末一个字要合辙押韵,并且同一声调。两句一组,可以一组一辙,也可以连续几个、十几个句组一辙。板词押韵、诙谐,唱句中还可以插入一些独白等内容。练子嘴短小精悍、风趣幽默、节奏感强,很少用乐器伴奏,有时也可用五连响伴奏,大多是在公众场合娱乐听众。
据传,练子嘴是从宋代贫民演唱的“莲花落”演变发展而成,与“莲花落”一样,起初是乞丐沿街乞讨时说唱的。艺人们沿街卖艺时,经常见景生情,口头即兴编词。他们看见什么就说什么,擅长随编随唱,宣传自己的见解,也抒发感情。从编、演到传唱,比什么形式都迅速。后来经过艺术家挖掘整理,这种形式被搬上了舞台进行表演。
陕北土地贫瘠、发展条件有限,一部分没有劳动能力的人难以生存,只能另谋生路,利用练子嘴、说书等民间曲艺形式进行乞讨,才得以勉强糊口。练子嘴的表演形式、说唱内容、表演场地灵活多变,既可一人,也可多人,既能在家庭院落、田间地头,也能在秧歌中场和舞台上表演。可以在婚丧嫁娶、修窑洞、合龙口时说,也可以在小孩满月、老人过寿时说。形式丰富、不拘一格。在陕北地区流传的一首练子嘴小段《过年歌》,生动有趣地把陕北年节习俗描述得淋漓尽致,这也说明了练子嘴在民间的重要娱乐地位。
练子嘴源于群众生产生活的经验总结,将知识性、趣味性、应用性融为一体。反映群众最关注的事件和心声,也可对社会现象进行颂扬、讽刺、赞美或是鞭挞,通过夸张、讽刺、调侃、反说等手法,把被正统文艺形式掩盖了的事实真相,用风趣幽默的口头语言如实真切地呈现出来。不仅如此,它的语言还具有文学性。1987年,张庚在《光明日报》上撰文说:“我们在清涧县遇到一个老汉,我至今还记得他的名字叫拓开科,他不仅说得好,而且还会编词。他的词显然是用陕北方言编的,但并不是随编随说,而是经过推敲而成一首首的叙事朗诵诗。诗的形式和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是十分相像的,是七言诗体,所不同的是一韵到底。他曾经给我们演过一段记述某次清涧农民反对地主非法闹工派款,自发引起暴动的故事,文词雄壮动人,也像白居易一样,在叙事的末尾有几句作者的评语作结。”
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练子嘴是陕北文化的重要载体。远从盘古开天地到三皇五帝,近到改革开放至今,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人文历史、生活生产、民风民俗,它记载了大量的陕北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信息。为了解陕北历史、揭示陕北发展历程提供了难得的参考资料,是一部生动的陕北“百科全书”。
随着陕北经济的蓬勃发展,交通便利、信息通达,旅游业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利用练子嘴作为乞讨的形式已基本不存在。但形式相对单调、创作人员不足的练子嘴也少了很多表演机会,生存状况艰难。一方面,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群众的喜好,文艺节目基本以歌舞为主;另一方面,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原先依赖的农村文化市场严重萎缩。
到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学习和传承陕北练子嘴。为了不让这种艺术形式在若干年后完全消失的遗憾发生,各界力量都加大力度,对它进行抢救性保护。2015年12月,陕北练子嘴被列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延安市文化艺术中心成为责任保护单位。近年来,多次组织专业人员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工作,走访练子嘴民间艺人,完善现有相关资料。为了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常态化,让学生们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陕北练子嘴的独特魅力,艺术中心特地邀请了省级非物质文化练子嘴传承人曹伯植走进培植小学,现场教授学生练子嘴,并在延安培植中学附属小学建立陕北练子嘴传承基地。此外,通过成立专家研讨会,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传习活动,让更多的练子嘴爱好者和传承人能更深一步地学习陕北练子嘴的精髓,让各位练子嘴爱好者和专家通过对话分享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经验,助力提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能力和水平。
一段练子嘴,长长短短,看起来简单,却包含了练子嘴艺术家的辛勤努力和不懈追求。它作为艺术长河中的一朵浪花,翻滚着时代的气息,为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如今,我们面临着将这种艺术形式传承和发展的新课题,这也是曲艺界所要面对的一个新突破。由此,我们必须要结合新时代的特点,将前人留下的这一艺术瑰宝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这部魅力无限的陕北“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