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后的延河 通讯员 王浩 记者 郑鹏
“延河来了好多野鸟,我们已经连续观察好几天了。”家住延长县七里村镇的几位油矿工人告诉记者,“延河水是越来越好啦”。谁能想到,过去“半碗泥沙半碗水”的延河水能变成如今的盈盈碧水。
2019阎家滩国考断面达到Ⅳ类水质,2020年上半年平均出水水质达到Ⅲ类,县城基本消除黑臭水体。作为延河入黄的最后一站,延长县是怎么让水质变好的?
做好监测文章,为环保建言献策
站在延长县凉水岸村延河入黄处,能清晰地看到延河从左侧的山谷中流出,拐过一个弯后流入了右侧的黄河,延河一侧水流清冽,黄河一侧河水浑黄,一清一黄泾渭分明的奇观让人叹为观止。因为延河水势平缓,水流清冽,黄河鱼类每到产卵的季节就会游入延河产卵。保护好这里的水质,不仅是对黄河鱼类的保护,更加是对黄河的保护。为了确保把一泓清水送入黄河,延长县水污染防控任务重、责任大。
为站好“最后一班岗”,延长县强化水质监测和分析研判,按月对杨家湾断面(入境)和阎家滩断面(出境)以及11条支流进行监测,按季对县城烟雾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安沟饮用水水源地进行监测,2019年上报监测数据4548个,明确污染源、强化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和监督监测,开展辖区企业培训5次,实施污染源监督性监测2次。
每个月,延安市生态环境局延长分局都会将水质状况、环保任务完成情况向县政府汇报,生态环境考核已纳入考核体系,使压力层层传导,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向纵深发展。
做好治水文章,消除水体污染
站在张家园子大桥向下望,延河水清澈见底,岸边绿植郁郁葱葱,步道上有几人已开始晨练。“我们每天都要河道里遛一圈,不为别的,就为呼吸新鲜空气。”“是啊,这几年水变好了,政府干实事了。”几位晨练的大爷七嘴八舌地说。而5年前,延河水还是绿中带黑,为了使延河水质变好,延长县下了真功夫。
源清则水清,水环境问题在水上,根在岸上。延长县封堵了县城居民排污口200多个,挖建污水收集池57个,规范整顿洗车洗涤店30家,拆除直排厕所80多个,完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焦家岭石墨烯光催化等治污项目,建设延河污水箱涵15.68公里。对于人口聚集区的老城区及11条沟道实现雨污分流。
近年来延长县开展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成投用乡镇污水处理站14处,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乡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完成95个行政村规划编制,建成投用张家滩、黑家堡镇雨污分流项目,雷赤、罗子山镇垃圾低温热解处理站,张家滩镇标准化垃圾填埋场。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改建农村卫生厕所6235座。大力推行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农业废弃物回收率89%,23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备配套率95%,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20个。
做好规划文章,保持水质向好
交口镇西苏家河村有775人,位于水源地上游,村民居住分散,污水集中收集处理成本高,困难大。延长县因地制宜,以治污为目标,以节约为原则,开展了“西苏家河”治理模式试点工作,当地政府为每户居民安装了污水收集罐,并且安排专人负责将污水拉运至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站,实现了“农户-政府-污水处理站”的三级转运处理模式。该模式投资小、费用低,具有很现实的推广作用,延长县有行政村159个,要完成治理和管控,“西苏家河”治理模式提供了很好的治理思路。
未来,延长县还将继续探索推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加强资源化利用,对于居住分散的村庄,考虑利用低洼荒地的稳定塘处理法,对于居住相对集中的村庄考虑人工湿地处理法,对于地少人多出水要求高的村庄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技术。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统筹抓好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和地下水质监测,强化水资源管理,斩断水污染主要途径,还老百姓清水绿岸。同时加强污水处理厂(站)、管网运行管理,实施县城污水处理厂(站)扩容改造、非重点镇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健全完善油气企业、洗车洗涤店、畜禽养殖场排污设备,确保阎家滩断面水质达到考核要求。”延安市生态环境局延长分局负责人白玉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