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践行“两山”理念 建设美丽宝塔
刘景堂
  近年来,宝塔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回延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重大战略任务,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共同进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宝塔特色的“两山”理念实践之路。
  一、坚持生态立区,切实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
  始终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生态环境整体脆弱是革命老区发展的明显制约”的殷殷嘱托,站在守护革命圣地绿水青山的高度,自觉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推动“红色圣地”实现“绿色崛起”。
  一是担起生态保护政治责任。坚持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自觉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负责。深刻汲取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教训,结合“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二是扎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追赶超越的支撑点、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深入推进“三园区四景区N街区”建设,全力调结构、促转型,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加速,告别了过去以能源初级开采为主的单一经济模式,产业链不断拉长、创新链不断延伸,绿色发展优势不断巩固。
  三是深入推进环保督察整改。坚持把中央和省委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作为检验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四个意识”牢不牢、落实“两个维护”坚决不坚决的“试金石”,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夯实各乡镇街道及行业部门的管理治理责任。29项整改任务全面完成、销号清零,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全力推动、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坚持问题导向,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持治标与治本同步推进,加快补齐设施“硬件”短板、完善制度“软件”配套,坚决打好“碧水、蓝天、青山、净土”四大保卫战。
  一是延河水更加清澈。坚持“集中收集、分散治污、生态治理、标本兼治”的总体思路,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新建及改造雨污分流管网45.6公里,山体居民入户接管42.1公里,完成21个治水项目,城区污水管道密度达5公里/平方公里,污水收集率达100%、处理率达99.1%,彻底解决了城区多年以来雨污混流直排问题;完成一污提标改造,启动二污改造建设,新建分散式污水处理厂(站)48个,做到辖区城乡全覆盖、全收集;运用三达膜IMBR处理技术科学治污,建成延河杨柳桥至朱家沟6.7公里生态湿地修复工程,全区新增人工湿地638亩,河道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得到恢复。2020年上半年延河国控断面稳定在Ⅲ类标准,延河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对生存环境要求较高的苍鹭在延河边栖息。
  二是“圣地蓝”更加靓丽。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标本兼治”的治气方针,在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方面集中发力,大气治理实现新突破。对城区8个夜市282个餐饮摊点进行规范管理,督促餐饮门店安装净化装置947户;全面完成82台的燃煤锅炉拆改任务,实施山体壁挂炉试点500户,配备型煤炉3万台;对辖区建筑工地落实扬尘整治“六个100%”措施,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0%以上。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由2016年的290天增加到2019年的323天,逐年攀升创历史新高。截至今年6月底,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162天,较去年同比增长15天。
  三是山川更加秀美。全面加快国土绿化,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27.5万亩,治理裸露地块植被面积1.1万亩,稳步提升生态修复能力;持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完成新一轮补植面积共2.8万亩,推动形成全民关注退耕还林、人人监督封山禁牧的浓厚氛围。严守耕地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35.72万亩、耕地28.84万亩。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重点督查督办辖区煤矿开展煤矸石及文明矿井建设,2019年全年完成矿山恢复治理面积11公顷。
  四是大地更加干净。积极实施农药减量、化肥减量、秸秆综合利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措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装备配备率达90%以上,农膜回收利用率达7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有效缓解了农村面源污染。持续加强危险废物环境监管,督促辖区采油厂修建20个危险废物暂存点,制定医疗行业生态环境管理规范,土壤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三、坚持城乡一体,不断提高环境治理水平
  深入拓展绿色发展优势,稳步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水平。
  一是注重系统治理。深入贯彻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不断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安全。制定了适合辖区“一条主线,五大支流”的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架构,实施山体林草植被修复和林草改良工程13.97万亩,治理河道28.74公里,修筑溢流堰17座,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1.67平方公里,形成了乔灌草、网带片相结合的水土保持体系,实现“土不下山、泥不出沟”,环境污染治理水平有效提高。
  二是推动绿色强区。积极建立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统筹推进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特色民宿发展,保障农民增收致富,生态社会效益走向良好格局。苹果年产量突破35万吨,总产值17亿,果农人均纯收入达1.1万元。立足园区景区街区主战场,不断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谋划储备亿元以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项目111个,产业结构绿色化比重显著提升。三达膜公司2019年成功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成为全市首家、全省第三家科创板上市企业。
  三是改善人居环境。坚定不移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大力推进城区环卫“市场化运营、契约化管理”改革,城区保洁面积扩大15.6万平方米、机械化清扫率达90%以上,城市保洁标准化、专业化、精细化、常态化水平不断提升,“两化”改革扮靓延安城荣获全国“2018民生示范工程”。纵深推进城市“双修”“双改”,启动实施26个项目218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379个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推动城市品质“内外兼修”。深入推进农村污水、厕所、垃圾“三场革命”,改造卫生厕所1.7万座,建成农村垃圾收集点2800个,全域建成清洁乡村,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128个,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万花乡佛道坪村被评为“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冯庄康坪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积极开展生态保护全民行动,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四是深化铁腕治污。建立了“622”工作法,持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制定实施了宝塔区《污染防治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对监管范围实施全覆盖、无死角排查。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探索建立网格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2016年至2019年全区依法查处涉河违法案件11起,涉林违法案件483起,环境违法案件321起,发出环保限期整改通知书697份,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保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纪律保障和司法保障。
  (作者系延安市委常委、宝塔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