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鸽说,我的父母前前后后在延安待了8年,这8年是他们非常难忘的人生经历。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从小父母就教我们不能浪费东西,不能浪费食物。父亲经常说我姐姐出生在延安,生下来以后没有太多食物,就喝一些小米粥。延安大枣成熟以后就把大枣做成枣泥给姐姐吃,枣核和枣皮熬成水父母还舍不得喝,留给姐姐喝。
还有一个事儿是我母亲说的。当时他们用的教材是鲁艺的教员用非常粗的马兰纸编制的,自己画、自己刻,刻完以后做成教材。解放后我们也见过一些这样的教材,当时觉得不可思议,这么粗的纸怎么能做教材呢?父母说,就是这样一张纸,要先用铅笔写,写满之后再用钢笔写,然后用毛笔写,一张纸得反复用好几次。所以母亲一直教育我们不能浪费。现在我们养成一个习惯,用过的笔记本有空白的纸,都要撕下来再接着用,这种习惯影响了我们一辈子。
张安纪说,虽然当时的物质条件很艰苦,但父母在回忆起当时的工作生活时十分激情。当时在延安待过的人都知道,那时的延安充满歌声,非常乐观,朝气蓬勃。
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他们这代人,这么多仁人志士,他们从全国各地,甚至从海外奔回来,来到延安,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两天看展览的时候,我看到那些雕塑时特别感动,一下子又勾起了我的思考。当时奔向延安的这些人,其中有些人确实是苦大仇深,不跟着共产党走就走不下去。但是也有很多人当时家境很好,他们也选择了这条路,选择了延安的艰苦和危险,而且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他们到底图什么?
我觉得这种东西实际上是一种信仰的追求,就是要造福老百姓。包括我父亲,他刻的版画,内容都是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这种向往、这种追求在他们这批鲁艺学员身上表现得非常深刻,他们深入生活,在百姓身边采访,反映老百姓的真实生活。他们革命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追求人民的幸福,他们的信仰就是要让苦难的人民过上好日子。
我们这次来就是三个目的:第一是“寻根”。我父亲是从山西过来的,母亲是从南方来的,不是一个地方的人,经历也完全不一样,语言也不一样。但他们都来到了延安,都进了鲁艺,在鲁艺一待就是8年。我们今天到延安、到鲁艺来,就是想知道父亲母亲当年生活、学习、工作、战斗过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的。第二是“还愿”。我们的父母在延安8年,他们在这儿从不认识到认识,然后在这儿结了婚。他们自己曾经两次回到延安,兴奋地站在他们过去住过的窑洞前照了相,他们对这儿充满了深厚感情。父母去世后,我们在整理遗物的时候,就感觉他们一定希望让这些东西还回到这儿来,回到延安是最好的归宿。所以我们这次来是替他们来还愿。第三是“探亲”。我姐姐和我都是在这儿出生的。听父母讲,当时在延安的时候我才一岁多。我姐姐在胡宗南围剿延安的时候,父母把她放在毛驴背上,然后就滚到沟里了。所以我们就非常想来看看我们的出生地当年是什么样子,现在变成什么样了。我和姐姐的名字都带着一个“安”字,我的名字“安纪”,就是纪念延安的意思,这种缘分的延续,对延安的感情是隔不断的!
我父母的东西还有很多,这一次我们比较匆忙,整理了50多件文物捐赠鲁艺。虽然我已经75岁了,但是我觉得还要整理出第二批、第三批文物送到延安、送到鲁艺来,这儿是保存它们最合适的地方。(记者 刘彦 刘金泽 郝学 雷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