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噬蜥蜴纹带链铜带钩 ●带钩主体由一虎两蜥蜴构成 ●钩身系有长达66厘米的铜链 通讯员 罗冬琴
在延安市文物研究所的展室里,有一件造型精美、构图奇妙、形象逼真的青铜器藏品——虎噬蜥蜴纹带链铜带钩。
这件铜带钩属战国时期(距今约2400多年),1983年出土于安塞区招安镇谢屯村,是研究所青铜器库藏藏品中仅有的两件一级藏品中的其中一件。带钩通长10.2厘米,宽4.4厘米,钩身系有一条长达66厘米的铜链。铜链由铜环和两端带孔的铜构件组成,铜环外径1.7厘米。铜带钩图案为虎噬蜥蜴,带钩主体由一虎两蜥蜴构成,只见虎爪紧抓两条蜥蜴,虎口大张,咬住蜥蜴尾巴,而一条蜥蜴又咬住虎尾,右侧一条蜥蜴咬住另一条蜥蜴躯体。虎肩部与臀部饰有涡纹,虎耳部、上下肩部、颈部、腿部饰有带状乳钉纹,虎尾则镂刻成条纹。铜带钩构图奇妙,把大自然经常上演的弱肉强食的情景刻画得栩栩如生。整个带钩造型工整,构图逼真,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展现了战国时期极高的金属铸造工艺。
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古又称“犀比”。多用青铜铸造,也有用黄金、白银、铁、玉等制成。带钩起源于西周,战国至秦汉时期广为流行,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消失。带钩相当于现在使用的皮带卡,主要用于钩系束腰的革带,多为男性使用。当时人们使用带钩,不仅为日常所需要,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尤其王公贵族所用带钩甚为精美,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价值。
独具特色的北方草原文化青铜器,因其独特的造型和浓郁的草原风格而著称于世。从19世纪末叶开始,我国北方长城沿线地带陆续出土了大量以装饰动物纹为特征,具有浓郁草原游牧文化风格的青铜器。因在鄂尔多斯地区发现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最具特征,故也叫鄂尔多斯式青铜器。自古以来,延安就是边陲要塞,历来是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交融地、民族融合的绳结区域;西周时期,延安是北方少数民族犬戎和猃狁的领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延安曾生活过匈奴、鲜卑、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所以,考古工作者在延安发现了很多具有浓郁游牧民族特色的北方草原文化青铜器。
器物的造型艺术与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观念、意识、宗教信仰、审美情趣都有密切关系,以动物纹为显著特征的北方草原文化青铜器,上起春秋下至秦汉,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反映了北方文化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状态。设计造型比较夸张、以各种动物纹为装饰品的器物是北方草原文化青铜器中具有典型特征的艺术品,具体的动物有虎、豹、狼等野生动物以及家畜飞禽。每个动物纹饰都是一个写实小景,构图一般不追求对称,而是追求自然真实,创作者们把自己观察到的一切,高度概括集中到纹饰之中。
从功能上看,动物纹青铜器大致分为兵器、工具、装饰品和生活用具等4大类,以短剑、鹤嘴斧、棍棒头、各类动物纹饰牌、饰件、扣饰等为主;从纹形上看,大致有鸟纹、兽头形、伫立形、蹲踞形、弯曲形、群兽形、咬斗形和人与动物结合形。早期的动物纹多以圆雕的艺术手法表现动物的头部,展现的形象有鹿、龙、羊、蛇等,造型比较简单,基本装饰在短剑、刀、匕的柄首部,后来又有了马、鸟和其他的兽类。造型不同程度又有了发展,出现了伫立形动物形象。春秋时期,动物纹类型种类增多,以鸟或双鸟装饰在短剑或刀的柄首。到了战国时期,动物纹在种类方面出现了繁荣发展的局面,动物纹的种类非常之多,艺术造型复杂多变。造型精致的动物咬斗纹,是动物纹中具有较高水平的作品。
咬斗纹主要是表现动物相互咬斗的场面,其中以猛兽捕咬家畜为多见。动物咬斗纹在北方草原文化青铜器造型上是最为常见的,其主要凸显的就是一种强弱、生死的对立关系,集中表现在动物对立造型上。动物造型都比较活跃,动物形象比较雄伟,在点线面的运用结合上搭配得很灵巧,动物造型栩栩如生,生动活泼,在动物刻画上比较有创意,如虎与牛、虎与鹿,虎与蜥蜴等,栩栩如生的再现草原上猛虎捕到猎物的精彩瞬间形态,情节生动、传神、刻画的细致入微,再现了大草原上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由于早期北方民族特殊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他们不仅需要强壮的体魄、彪悍的性格和独立不羁的品质,相比农耕民族,对“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有着更为深邃的理解和崇尚。虎在自然界的霸主地位以及展现出的力量,使他们对虎充满了自然敬畏与崇拜现象。正是由于早期北方民族因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较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其他民族对虎除具有敬畏之情外,还拥有更多的敬仰、依赖与寄托的情结,所以才会在日常生活中投入如此大的精力和心血去着意刻画和渲染,出现了大量的以虎为图腾的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器物。
形象逼真、造型别致、内涵丰富的动物咬斗图案,不仅取材生动,艺术构思与铸造工艺也上升至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是整个北方草原青铜器最醒目的文化标志,显示出北方草原文化青铜器的独特风格,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
北方草原文化青铜器以它复杂巧妙的图案构思、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优美的造型而享誉海内外,它丰富了我国古代的文化宝库,是我国悠久历史中光辉灿烂的一个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