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抗美援朝老战士常其信:
靠一小袋干粮一壶水坚持了三天三夜
记者 刘卓 通讯员 王文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再一次唱起这熟悉的旋律,洛川县90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常其信不禁热泪盈眶。
  1951年,21岁的常其信响应国家号召,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如今,老人虽然精力有些不济,听力也下降了很多,但回忆起当年的参战经历,依然思路清晰。
  常其信告诉记者,刚到朝鲜时,自己内心有些失落,因为当时被分配到了后勤部队,没有机会和战友们一同上前线杀敌。“机会终于来了,第三次战役最关键的时候,因为前线人员紧张,把我们从后勤部队抽调到了前线。终于上了战场,大伙都憋足了劲,绝对不能让祖国失望。”
  当时驻地离战场比较远,常其信和战友们走了一天一夜才到达预定地点。驻地在一片松林里,大家静静地守在阵地上,仅靠着出发时的一小袋干粮和一壶水坚持了三天三夜,直到战斗打响。“头顶上全是敌人的飞机,机枪打起来声音特别大,但是大家都不怕,听班长指挥,一打起来啥都忘了,一心就想着胜利。”常其信回忆说。
  战斗胜利后,常其信和战友们又坚守了一天,清理战场,许多敌人都成了俘虏。“有个别活的藏起来了,都被我们抓住了。抓住以后组织让我押送俘虏。有美国俘虏用手在脖子上一比划,意思是看我们杀不杀?我向他摇了摇手,他们就懂了。”常其信的语气里充满了胜利的自豪。
  这场战斗结束后,常其信又回到了原工作岗位,时隔不久,中国人民志愿军就取得了抗美援朝的最终胜利。常其信随部队返回了祖国。归国后,因为家中父母需要照顾,常其信回到了家乡,做了一个普通的农民。他将对祖国的热爱、对军营的向往都倾注在对儿孙的教育之中,在他的教导下,儿子和孙子都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从我记事起,父亲就一直跟我讲他参加抗美援朝的经历,我从中受到了很多的启发和教育。我也爱上了这身军装,在我成家立业后,我也鼓励和教育我儿子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祖国的和平安宁和繁荣富强作出自己的贡献。”常其信的儿子常红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