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安定古镇
宜杨
  北方的小镇,像晴朗的星空里散落着的星星一样迷人。而安定古镇,是我见过最为迷人的小镇之一。第一眼见到它,总能勾起人们对“桃源”生活的向往。小桥、流水、石窟、窑洞、炊烟,显得特别安静。时光,在这里变得慢了下来。一切的一切,在这里,都慢了下来。
  廖公桥 
  小桥有名字,也有往事。三百多年前,从遥远的南方来了一个名叫廖均的人,在安定当了知县。在任期间,他倡修学署,躬身考察,捐俸筑修,政绩卓著。像苏轼、韩愈诸多文官一样,廖均为官清正勤勉,心系民生疾苦,深得百姓爱戴。
  当时,安定城东五里处,一条深沟截断道路,百姓常常绕道而行,遇雨或融冰,河水漫流,只能涉水而渡。廖均目睹百姓行路之苦,遂捐资督建长十米、宽五米的石拱桥,沿用至今,后人感其功德,称此“廖公桥”。
  时隔百年,斯人已去。但小桥依旧站在那里,向每一个来这里的游客,讲述着那段古老而动人的往事。
  每天,人们打从桥上经过,耳边犹闻那熟悉而悠长的马蹄声,和着桥下汩汩的流水,一去不返。逝者如斯,或许,时间才是这人世间最耐人寻味的过客吧。
  圣水泉
  泉水清澈甘冽,充满情趣,跌跌撞撞地从山谷的罅隙间奔跑出来,随着地势的高低起伏,变化着调子。或缓或急,时而低沉,时而高亢,像一曲曲漫山遍野的信天游尽情奔放。泉水绕着步子,蜿蜒前行,好奇地打量着沿途的风景,眼见得田里的玉米抽出了红缨儿,豆角扬起了绿辫子,韭菜挺直了细腰肢,莲花白鼓起了大肚皮。偶尔,有蝴蝶、蜜蜂结伴而过,向人们频频示意。仿佛告诉大家,它们才是这十里菜畦最受欢迎的朋友。
  人们走累了,弯下腰来,掬一口清泉,痛快地喝下,顿觉神清气爽。泉水既诚实,也懂得奉献,长年累月地滋养着脚下的土地,哺育着地上的生灵,祈佑着头顶的天空。在这里,它是自由的,无拘无束,无忧无虑。伴随着异乡的云朵,漂泊流浪,驶向远方。只留下轻轻地浅唱,在田间徜徉,在风中回荡。
  石窟
  离古镇不远处,有座山,巍然如巨钟倒扣,名曰“钟山”。有石窟依山而建,南临秀延河水,西眺安定古城,因此而得名曰“钟山石窟”。
  据史可考,石窟始建于西晋太和年间,历经唐、宋、金、元、明、清千余年凿建而成,窟内大小佛像万余尊,错落有致、色彩鲜艳、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堪称石窟艺术中的经典。
  中国的石窟艺术自西晋起,盛行了数百年,到宋代开始衰落。而钟山石窟至宋代却更为兴盛,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堪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相媲美,被誉为“中国最早的石窟群”。
  石窟周围,许多古代的建筑迄今保存完好,如宋代的山门、牌坊,明代的萧寺宫、禅院、清风明月戏楼、七级密檐式砖塔、九级松岩法师浮图塔等。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石窟屹立千年不倒,实为难得。它历经斗转星移,阅尽人世沧桑,陪伴古镇走过了风风雨雨,始终不离不弃。
  史宅
  在古镇,修葺的青石、灰砖、蓝瓦随处可见,一切都在精心地打扮着,等待迎接一场盛大的仪式。但最打眼的,还是临街古宅的窑洞。古宅有六七孔窑洞,历经岁月风雨,均已荒废,但挺拔的底色丝毫没有褪去。园中的青苗,越过矮矮的土墙,在阳光下感受着微风的气息。
  古宅的主人,姓史。在安定,史姓是名门望族。清末,最大的文官史宜右,为当时全国四大书法名家之一,曾做过光绪皇帝的老师。武官,出过“四品带刀侍卫”,皇帝亲随。其余贡生、监生、廪生、秀才更多。
  后辈人中,史唯然较为出色,曾是陕北最早的共产党人之一,也是安定最早的党支部书记。延安时期,曾担任过中共中央西北局行政处长,与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习仲勋等中央领导人工作密切。建国后,毛泽东主席签发任命他为西北军政委员会贸易部副部长。后积劳成疾,因病去世,中共中央组织部为其撰写墓志,立碑于八宝山。除了史唯然,还有很多史姓族人参加过党的革命活动,为党的事业奋斗一生,甚至献出了生命。
  如今,古宅正在修缮,恢复了往日的气韵。
  炊烟
  在古镇,炊烟是很常见的,像小镇的人们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它默默地见证着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一切,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午后,几缕蓝色的烟从窑顶上钻了出来,摇摇晃晃的,在空中悠然地打转,绕过房前屋后,缓缓上升。偶尔,有鸡鸣声打破片刻的宁静,不禁让人联想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诗句来,却又是如此的真实。恍然间,有种返璞归真的意味。
  而此时,田间劳作的人们不约而同地赶着牛,哼着曲,扬起鞭儿,不紧不慢地,寻着熟悉的烟火味而去。一张张朴实的脸上,流露着淡淡的微笑,久久不肯散去。夕阳下,云朵走远了,山的轮廓也更清晰了,炊烟的气息也淡了下来。渐渐地,从窑洞中传来的欢笑声点亮了一盏盏明灯,星星点点的,像夜空一样迷人。
  夜静了,小桥、流水、石窟、窑洞、炊烟,都进入了甜甜的梦乡。月亮,也在屋前的枣树上慢慢升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