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雄鹰搏长风 千顷绿波一望收
记者 张吉祥 杨庆 李江峰 马政
护林员在山坡上管护林木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奔腾不息的黄河流经宜川时,孕育出天下奇观壶口瀑布。
初冬时节,驱车行驶在晋陕峡谷沿线,抬头望去,雄鹰在空中展翅翱翔,山坡上的侧柏傲然挺立。随行的宜川县林业局总工程师袁国荣说:“这都是我们这些年在晋陕峡谷造林绿化的成果,曾经黄土飞扬的秃山荒岭终于绿了……”骄傲的话语中,透着几分心酸。袁国荣再次扭头望向窗外,意味深长地看向已经披上崭新绿衣的大峡谷。
2012年全省晋陕峡谷绿化启动仪式举办以来,宜川县每年拿出地方财政收入的20%作为晋陕峡谷绿化资金,连续多年实施晋陕峡谷重点区域绿化工程,力争将晋陕峡谷宜川段打造成“景区绿岛镶嵌、道路绿带相依、山地绿衣相披”的靓丽风景线。如今,宜川已经完成该县境内晋陕峡谷直观坡面绿化3万亩,公路绿化38公里,节点绿化600余亩,村庄绿化4个,从该县川口至延长交界直观坡面占线长达26公里,公路占线长达38公里。
造林,难!
晋陕峡谷具有山势陡峭、土层浅薄、土壤贫瘠、气候干旱、风力较大、兔害严重等特点,大部分面积属于较难利用的石质山地,造林难度非常大。
回想起当年在悬崖峭壁上植树造林的情景,时任宜川县薛家坪国有生态林场副场长的袁国荣颇有感触:“太难了!运树苗、挖坑、垒石坑、浇水、种树……每一步都是挑战。”
为了能在陡峭且乱石嶙峋的山坡上栽上树、栽活树,宜川县林业局多次派人到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学习石坑造林,并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实践中练”的方式培训8支专业造林队进行施工“。在不断地学习和摸索中,我们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绿化造林经验,就是用砌垒石坑解决山势陡峭无法挖坑的问题,用客土回填解决土层浅薄的问题,用栽植大苗解决兔害严重的问题,用深栽培土解决风力较大的问题,用保水剂和浇灌解决气候干旱的问题,用填草施肥解决土壤贫瘠的问题,用生根粉溶液浇灌解决成活率问题。总之,我们竭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提高造林成活率。”袁国荣说。
在位于壶口镇的椿树峁造林示范点,袁国荣声情并茂地向记者讲述了山坡上的一棵树是如何种起来的。首先是运树苗,针对苗木较大、运输成本高、修路不便等不利因素,他们组织了驼队运输苗木,以降低苗木运输成本。
很多驼队到不了的地方,只能靠人力,给工人腰上拴上绳子,慢慢地一步步移动到植树点。然后是垒石坑,工人们就地取材,将山坡上的石头挖起来,垒出长1.2米、宽0.8米的石坑,再填入0.6米的土层。树栽好后,再将从山下仕望河抽上来的水浇灌到石坑内。
“在这里种一棵树,劳动量和危险系数是平时的好多倍!”袁国荣说,“一个工人一天只能垒2到3个石坑或者运10棵左右的树苗。如果在平地上,一个工人一天就可以种1亩地的树,可在这里种一亩地的树,少说得20天。”
离开椿树峁,在前往云岩镇阁楼便民服务中心衣锦村的路上,记者看到,沿线的山山峁峁上早已栽满了以侧柏为主的各类乔木,雄鹰在空中盘旋,野兔、野鸡等各类野生动物不时可见。这一切似乎在告诉人们“:黄沙漫天的日子已经是过去式。”
近年来,宜川县在晋陕峡谷及其周边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突出抓好水土保持,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能不能种树,种什么树合适,要搞清楚再干”。目前,该县在县城凤翅山建成百亩牡丹园,完善了蟒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各项基础设施,建成了良子伸流域万亩人工造林示范点,建立了陕西宜川原麝省级自然保护区,完成了沿黄公路沿线8.5万亩绿化工作……宜川境内野生动物种类日渐增多,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护绿,笃!
在衣锦村附近的山峁上,迎着凛冽的寒风,宜川县新市河林场副场长张王峰面色凝重,眼神坚毅而笃定“。山川变绿了,环境变好了,可要守护好这青山,我们任重而道远……”张王峰说。
晋陕峡谷附近山势险峻,沟壑纵横,到林区的道路多为土路,行车不便。很多时候,张王峰和其他护林员只能骑摩托车或者步行在山山峁峁间穿梭。在他们的行囊中,除了必要的工具,馍、葱、蒜和大水壶俨然成了巡山时的餐饮标配。
除了日常巡山,他们还要做好森林防火入户宣传、野生动物保护、山体苗木管护等工作。到了防火关键时期,他们更要在主要路口设卡,检查上山人员是否携带火源,告知入林人员不可在野外非法用火,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我们宜川的护林员基本都是年轻人,多数家在附近村上,他们的工作属于公益性岗位,虽然工作辛苦、收入微薄,但很少有人为此发牢骚。”张王峰说“,这些娃娃们也是不容易了,难能可贵的是,大家都有一颗守绿护绿的心,而且很坚定。”
护林员白宇出生于1986年,他家就在衣锦村。这些年,家乡的变化白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小时候家里都不敢开窗户,到处都是沙土。上学时穿着干干净净的衣服,回家就成了‘土疙蛋’。那时看着电视里人家其他地方都是绿水青山的样子,我就想,啥时候我也能生活在这样的地方就好了。”白宇说,“现在家乡的环境改善了,离不开父辈们十几年如一日地植树造林,他们当时的辛劳我见识过,所以我更要护好家乡这片绿。”
“以天为被,以地为席”是“张王峰们”当年植树造林时,在野外休息的常态,如今,“白宇们”在巡山时,也会这样习以为常地休息。一身迷彩服、一个红袖章、一把铁锹是护林员最简单的行头,却是他们最光辉的形象。
记者手记
难?那就迎难而上!
马政
多年前,我在采访中就听说过在黄河边植树造林的难。彼时,未做深入了解,只觉得这只是比在其他地方造林要稍微苦一些,但也就是挖坑、栽树、浇水的事,能难到哪儿去?
可当我和宜川县的林业人们一起重温那段鲜为人知的岁月时,才真正明白眼前这片绿来得多么不容易。就是简单的挖坑、栽树、浇水,也需要很多人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做。甚至于最简单的运树苗,在这崎岖的山路上,也非易事。
在简单与困难之间,我有过误解。这份误解源于我想得简单,他们做得难。
难在这棵树他们必须种,难在这棵树在哪里种,难在这棵树要种活,难在他们不止要种一棵树……
可这个难题也简单,因为宜川县的林业人们用他们最直接的行动给出了答案——迎难而上!
从植绿到护绿,宜川县的林业人们步履维艰,却又勇毅笃行。种不成树,那就四处学习,想办法种;种不活树,那就强化管理,让“一班人负责到底”。而在后期的管护上,年轻的护林员们勇敢地接过了前辈们的大旗,不辞劳苦,守望大山。
昔日荒山披绿衣,这美丽的“衣裳”做工很难。但对一心想让家乡换新颜的宜川林业人来说,难?那就迎难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