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保险+期货”助力果农脱贫再致富
——记长江期货延长扶贫负责人闫景垒
  通讯员 贾寰
  2018年7月,闫景垒背起行囊,从郑州一路北上来到延长。从此,在黄河岸边、黄土高原,扎下了根。
  两年多,时间不长不短。但对于闫景垒来说,是记忆最深的。他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积极探索推行苹果“保险+期货”模式,为当地苹果产业发展增了砖、添了瓦;他用自己所有的热情,全身心融入到群众的脱贫致富中,让当地群众在奔小康的的路上走得稳、走得快。
  “离家500多公里,最思念的就是家人。但我不能有丝毫退缩,这里更需要我。”闫景垒深情地说。
  开辟果农增收新途径
  2017年3月,长江期货与延长县签署了帮扶协议;2018年4月,首家县域期货营业部长江期货延长营业部正式成立,闫景垒担任经理,负责长江期货延长扶贫工作。
  万事开头难。在营业部刚成立后,闫景垒就遇到了一个难题:如何让老百姓了解期货、接受期货。“老百姓不了解期货营业部是做什么的,也不了解期货是什么,更不知道‘保险+期货’项目。”
  苹果是延长县支柱产业,更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金蛋蛋”。于是,延长县果业中心成为闫景垒“推销”的第一站。
  一次,两次,三次……只要有时间,闫景垒就向果业中心的工作人员讲解苹果期货的功能,以及助农保收增收、助力产业快速发展的作用。
  “从脱贫攻坚以及果农利益出发,结合苹果产业后整理工作,举例子、打比方,讲目的、谈优势,最终苹果期货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认可,开始在全县范围内推行苹果‘期货+保险’。”闫景垒说。
  苹果期货上市后,由于缺乏期货专业知识,无法了解苹果期货行情,当地果农还是根据传统定价模式销售苹果。闫景垒主动要任务,多次走访果农,讲授期货知识。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闫景垒的讲解下,果农对苹果期货有了更多的了解,逐步实现了“要果农买保险”到“果农要买保险”的思维转变。
  60岁的张志学是延长县雷赤镇大雅村的果农,也是一名贫困户。由于地处冰雹带,张志学家的苹果被冰雹打已经成为常态,始终卖不上好价钱。2019年,张志学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缴了960元保费。当年他就约着村民,一起到县上领到了赔款。
  “保险+期货”让张志学尝到了甜头。今年9月,他第一个报名缴费。“有了这旱涝保收的事,我再也不担心苹果卖不上价了。”张志学说。
  如今,为了减轻果农负担,延长县苹果参保费从120元/亩,降到了40元/亩。
  打造“延安苹果”新名片
  延长县苹果“期货+保险”试点取得的成功,给长江期货在延安市整体扶贫工作打下了基础,更让闫景垒信心倍增。
  “延安市是革命圣地,这个品牌已经在全国打响。延安是苹果的最优生产区,要通过苹果期货助力苹果产业后整理,提高苹果产业质量,再打造一张延安苹果的名片。”闫景垒说。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闫景垒一个一个乡镇、一个一个村组宣传推广,带领果农参与到苹果收购和期货交割的全过程,让果农直观地、清晰地了解苹果期货的真实情况。
  “果农不是苹果期货市场的直接参与者,却可以成为期货市场的受益者。”果农认识、了解、运用苹果期货,在“卖苹果”时提升议价能力,增加收入。
  苹果期货上市之前,果农售卖苹果“跟着感觉走”,有了苹果期货,这一被动销售的形势得到转变。
  安沟乡王良沟村果农宋春梦按照苹果期货价格,通过与果商多次议价,最终每斤卖到3.7元,比上年多卖了1.1元,收入增加1.6万元。
  “他们共收购我镇40吨苹果,以每斤4.35元的价格进行期货交割,果农全过程参与,提升了果农发展产业的信心。”延长县安沟镇镇长张佳说。
  同时,在闫景垒的协助下,延安中果公司成为“服务实体经济产业基地”,成功入选郑州商品交易所首批苹果期货交割库。不久,中果公司开展了3000吨玉米的商品互换交易,成为全国首单商品互换业务,为延安中果在农产品领域打响了品牌。
  如今,苹果“期货+保险”这种模式还辐射到了富县、黄龙、宝塔区、洛川、延川、宜川等6个县区,为延安苹果产业后整理以及苹果产业的发展贡献出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