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论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冯卫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指出:年轻干部要提高群众工作能力。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要心中有群众,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认真落实党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密切联系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提高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使党员干部都能够自觉坚持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既是党的优良作风,也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
  一、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是基于历史的经验教训
  纵观我们党的奋斗和发展历程,从革命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改革开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我们党始终能够注重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以人民为中心,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依靠人民群众这一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攻坚克难,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苏联轰然倒塌。尽管苏共亡党亡国的原因众多,但最根本原因就是苏共背离了群众路线,与人民群众离心离德,导致苏共在生死存亡之际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抛弃。1990年苏联《西伯利亚报》曾以“苏共代表谁”为题在部分群众中进行问卷调查。答卷认为苏共代表劳动人民的只占7%,认为代表工人的只占4%,认为代表全体党员的只占11%,而认为代表官僚和特权阶层的却占85%。当人民群众认为这个政党已经不能代表他们利益,就失去了为捍卫这个政权可以流血牺牲的热情和决心,那么苏共垮台和失败就成为必然。
  以史鉴今,人心向背决定着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党员,如果与群众距离远了,就与党拉开了距离;心中没有群众,就不配再做共产党员”“党员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是领导干部的主人,这个关系任何时候都不容颠倒”。因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二、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
  党员干部的作风体现党风,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因而提高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党一直能够勇于直面矛盾解决问题,坚持把提高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作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体民情察民意惠民生。好作风促进了好党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深入人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拜群众为师,向群众问计,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增长智慧,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实践证明,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强,党性修养和宗旨意识就高,群众工作推进和落实就越扎实,党的作风建设就能取得实效。党群干群关系就融洽,人民群众就会真心实意地拥护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能乘风破浪不断发展。
   三、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是实现共产党人长期执政的现实需要
  当前,我们党面临着长期执政的考验和脱离群众的危险。如何迎接考验化解危险是我们党亟需解决的问题。
  1945年7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与民主人士黄炎培进行了一次深刻的交谈,史称“历史周期律对”。黄炎培说:“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让人民当家做主是跳出“历史周期律”的唯一途径,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必然选择。因而,提高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不断推进基层民主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政治权益和物质利益,也是我们党实现人民民主专政与迎接考验化解危险的基本要求和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走过百年历程,我们党依然年轻,依然生机勃勃。作为一个优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无论任何时期,我们党只要坚守初心,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把提高党员干部群众工作能力作为必修课,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和党员干部开展群众工作的根本遵循,共产党人长期执政必将得到最强有力的支持和拥护,我们党的事业必将长盛不衰。(作者单位:中共延安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