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马思嘉 唐亚蒙 杨植森
最近,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的马文祥和村里人在追热播扶贫剧《山海情》,看到剧中第一个参与双孢菇种植、自掏腰包向福建专家学习技术的马得宝,他心生亲切——这不就是当年的自己吗?
“看到那白花花的蘑菇种出来,确实激动,和电视剧里一模一样。”63岁的马文祥说,听到剧中并不标准的西海固方言他们会笑,笑着笑着有人就落泪了。
1997年,作为第一批吊庄移民,马文祥一家十口人从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十年九旱的大山中搬迁到如今的闽宁镇。一片荒滩,最高的建筑就是远处的水塔,移民们开始在一场又一场沙尘暴中搭帐篷、挖地窝,用模具打几千块土坯才能盖上两间房。
翌年,他们平田、整地、修渠。正在加紧修建的扬黄工程是他们最大的希望——有了黄河水,荒滩就能变良田。“能坚持下来的都是能吃苦、有远见的人。”马文祥说。
黄河水终于来了,向当地村民学习川区种植技术后,第一批麦子长出来了“。从来没见过长得那么好的麦子,和这办公桌一样平整,老父亲一直把手放在谷堆里搅啊搅,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
为了让移民稳得住、能致富,2000年,在国家闽宁扶贫协作方针指导下,来自福建的专家和干部带领当地百姓发展起双孢菇种植业。土温棚、木头架子、牛粪与草末混合的肥料,马文祥第一个参与到双孢菇种植中来,整天沉浸在散发着牛粪味的湿热温棚中。
“咱银川从来就没有这蘑菇,刚开始卖得特别好,两元多一斤,和肉一个价。”马文祥说。百姓纷纷在自家建起温棚,在福建专家手把手指导下,种植这种脂肪低、蛋白高、口感好的蘑菇。
由于缺乏经验,当时的干部和百姓只想到“产”的问题,却未想到“销”的问题。没有冷链物流技术、交通闭塞,蘑菇只能在银川市内销售,供远大于求。“后来降到几角钱一斤都没人要了,福建的专家、干部自己收购我们的蘑菇,帮我们找销路,最后很多人把自家温棚拆了,改种了枸杞、葡萄。”马文祥说。
在荒滩上建起新家园,每一步发展都像是“过关斩将”,在一次次失败中总结经验。
经过二十年发展,路通了、冷链运输技术有了,一座座现代化生产基地在日新月异的闽宁镇拔地而起。“企业+农户”的模式带来了现代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方式,解决了生产、加工、销售的系列问题。
在闽宁镇宁闽合发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间菇房中,村民马雪娟正站在可上下升降、左右移动的钢架上,采摘上层的双孢菇。“离家近,中午能回家给娃娃做饭,一个月能挣上两三千元钱,比在外面打工强。”马雪娟说。
这家由政府推动、闽宁两地国企共同运营的扶贫基地,拥有两栋双孢蘑菇工厂化标准厂房,引进荷兰先进栽培技术,智能化温控栽培,物联网生产管理。展厅中,陈列着菌菇脆等附加值更高的精深加工产品。
据公司总经理何龙介绍,目前基地双孢菇平均日产量3.2吨,年销售收入1300余万元,销售市场面向宁夏、内蒙古、甘肃、山东、河南等省份,已吸纳当地65名移民群众就业,其中有6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
“现在哪还愁销路?农民把土地流转了,在工厂挣钱,日子好着呢。”马文祥说,他的儿子、儿媳在宁夏吴忠市经营火锅店,他和老伴带孙子、帮着处理村上事务“,说不上有钱,但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