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星棋 刘钢
消费扶贫一头连着贫困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城市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
2020年,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市按照中省消费帮扶活动统一部署,积极推进消费帮扶工作,坚持行业部门协同配合,激发全社会参与,拓宽销售渠道,有效解决扶贫产品销售难问题。
台子搭起来 农产品请上来
“黄龙县的洋槐蜜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品质最好的蜂蜜,截至2019年,全市养蜂数量21.4万群,蜂蜜产值1.48亿元,带动贫困户脱贫1200余户。”
“这款纯净水,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脱贫水’。子长市余家坪镇凉水湾村用废弃旧学校改造建成了‘凉水湾扶贫纯净水厂’,走出了一条有中生新的路子,成为该村发展村集体经济、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
1月27日,在延安市消费扶贫馆,讲解员贺莉从一件件特色农产品,讲到全市脱贫攻坚的喜人成果,用一个个鲜活的实例,全面展示延安的高品质农产品和背后发展的故事,让延安农特产品更生动、更立体,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延安的消费扶贫活动中来。
为畅通农产品销售、解决贫困群众农产品销售难、助力产业扶贫、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我市倾力打造了延安市消费扶贫馆综合性服务平台,汇集了全市13个县(市、区)45个农业企业和合作社的55类600多种产品。
“我们通过搭建扶贫产品集采供应、线上线下展销、仓储物流配送‘三大公用平台’为一体的市级集采平台,推进全市扶贫产品标准化生产、规模化供给、品牌化经营、渠道化销售。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公司营业额已经达到了3017万元,促进带动民营企业和5300多户贫困人口实现销售农产品金额达到3.56亿元。”延安农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市消费扶贫馆讲解员贺莉说。
专馆开在家门口 消费扶贫齐上手
2020年10月,地处枣园路街道旁的宝塔区消费扶贫馆开业投用,集结了全区15个乡镇的100多款农副产品,消费者可通过多种线上平台及线下专区进行购买。
“我家就在附近小区,逢年过节就会来看一看咱这边的特产,打算给亲戚朋友寄些苹果、小米、红枣这些延安特产。”市民史蕊表示,消费扶贫馆开在居民区附近,不但方便了市民选购,也能让更多人参与到消费扶贫活动中来。
搭建消费扶贫馆是我市深入推进消费扶贫的重要举措,为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我市还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18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消费扶贫领导小组,从市发改委等8个部门抽调8名业务干部成立了消费扶贫工作专班办公室,推动全市各县区开设消费扶贫馆,凝聚各方力量,促进消费扶贫工作。
截至目前,全市建成消费扶贫专柜343个、专区58个、专馆89个,全市205个供应商763个产品被纳入《全国扶贫产品名单》,销售扶贫产品总额为7.63亿元。
不仅开设扶贫馆,全市各级扶贫单位还开展了“扶贫832”销售平台专项推进活动、农民丰收节网络直播促销暨企业专场对接活动、帮扶单位购销活动、医院专场对接活动、旅游扶贫促销活动、劳务就业“四个一”对接活动、贫困地区产品展销促销活动等专项活动,采取“政府+社会”“政策+市场”相结合等方式,集中采购、展销、推广、帮扶,统筹各方面资源购买和帮助销售扶贫产品。
开创新模式 拉动消费促扶贫
在推动消费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我市各县(市、区)主动作为,大胆创新,涌现出不少好经验、好做法。
最近,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的果树认养消费扶贫活动十分火热。2020年,该村结合生态游创新推出了“认养一棵苹果树“”认养一棵樱桃树”活动,认养者不仅可以获得树上果实的采摘权和管理权,还能得到价值1000元的南沟生态景区游玩体验卡,得到了不少市民游客的青睐。
“这个模式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欢。2021年已有1600多棵樱桃树、3000多棵苹果树被认养,希望能有更多消费者来南沟认养、采摘、游玩。”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党支部书记张润生高兴地说。
认养模式的推广,促进了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也拉动了全村农产品的进一步销售。与此同时,南沟村在景区新建成的消费扶贫中心,向游客展示了南沟特有的农副产品,让大家在游玩之余能采购到更丰富的南沟特产。
据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消费扶贫馆负责人侯元介绍,扶贫馆通过线下推动线上,线上带动线下,不定期邀请星光大道歌手,帮助村民直播带货,平均每月农产品销售额可达8万元。
吴起县以“五个到位”保证消费扶贫工作有序推进,洛川县创新成立“洛川县第一书记消费扶贫先锋队”,实现线上线下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相互抱团,黄龙县倾力建设集“品鉴、直播、推介、线上线下销售”于一体的扶贫超市……全市上下群策群力,让延安扶贫产品产得好、卖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