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小康路上的《悯农》新歌——
汗滴禾下土 滴滴皆幸福
记者 干雄焱 乔建虎 任琦 刘阳 刘钢 通讯员 康彦创
齐丕宏夫妇迎来了新生活
汗滴禾下土,只会锄禾日当午,有人如是分析农民受苦的原因。
置身陕北大地上,“粒粒皆辛苦”的艰难与辛酸更让人有切肤之感。面对贫瘠的黄土地,有人发出这样的慨叹:劳动关真正难过的地方,在于它的无休止而且无效果。地越种越薄,生存环境越来越差,衣服补丁越来越多,而箱子却越来越空……
“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受苦人盼的是好光景。”祖辈传唱的信天游,一个“苦”字,几多艰辛。这里的乡亲们把劳动叫“受苦”,把农民叫“受苦人”。说上山劳动,就是受苦去了;说一个人劳动好,就说他“好苦”。
让受苦人不再受苦受穷,脱贫致富奔向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史诗般的决战贫困画卷在中国大地上展开,“受苦人过上了好光景”的动人信天游在陕北大地上更加嘹亮。
汗滴禾下土,滴滴皆幸福。走进红军长征落脚地、退耕还林第一县的吴起,小康路上奋勇向前的农民传唱的《悯农》新歌,让人分外沉醉。
齐丕宏贷款的故事
像陕北其他“受苦人”一样,吴起县长官庙镇梁岔村村民齐丕宏也曾最怕“拉下饥荒”(欠下债务)。
农民来钱处少,一拉下饥荒,光景一“烂包”,再翻起来就难了。不到万不得已,淳朴的农民一般不愿走进银行的门去贷款。
上世纪九十年代,为给家人看病,齐丕宏借遍亲朋好友,又不得不向信用社贷款1.5万元。当时村里开始整修高标准农田,“没好地就没好收入”,已经债台高筑的齐丕宏一咬牙,又贷了1.5万元。
3万元的贷款,靠种粮的一点微薄收入,齐丕宏还起来异常艰难。每到还贷日期,放贷人急,齐丕宏更急。“好话不知给人说了多少,多亏退耕还林,几年的各种补贴,终于还清了贷款。”
虽然还贷艰难,但还贷款的经历让他更认准一个理:党的好政策,一定会让农民的光景越来越好。
那几年,吴起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对农民修新居有一定补贴。齐丕宏抓住机遇,拿出石油开发赔偿款,修起了一院新地方。“终于换了个活法,以前的老地方是住了几代人的土窑洞,窑顶用树桩撑着,冬天一上冻才感到牢靠,春天一消融、夏天打雷下雨常担惊受怕。”63岁的齐丕宏用手指拨弄着满头的白发,不断感慨。
因为家里老人体弱多病要照顾,齐丕宏无法外出打工,只能靠种地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17年,他家被识别为贫困户。
精准扶贫的各项政策,让齐丕宏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几年下来,他家发展起22.5亩山地苹果,养起了羊和猪,来钱的门路越来越多了。“2020年,我家苹果能收入3万元,羊卖了3万多元,猪卖了两头收入1.2万元,老伴儿在村里当保洁员,收入7200元。”齐丕宏的话里满是甜味,“我家还在县城里买了一套134平方米的楼房,能享受补贴8.25万元。”
“买新房贷款了吗?”
齐丕宏将正在挠头的手放下来,摆了摆手说:“没有,这几年我给别人借出去的钱都有10万元了。”
说话间,齐丕宏的电话响起了,是包扶单位西安民生银行的工作人员打来的,“你家新房快装修了,能贷5万元。”
“5万元,准备贷吗?”
“我得再想想。光景好了,贷不贷款咱又不急。”齐丕宏爽朗的笑声,顷刻间回荡在农家小院。
李志俊看病:“这事放过去就麻烦了”
最近猪肉价高,普通的一头猪能卖五六千元。曾经的贫困户李志俊却留下一头猪不卖了。“土法养的猪肉好吃,这头猪要自家食用。”
65岁的李志俊曾是长官庙镇李沟村最勤快的人,家里种植的100多亩地让他“把苦可受扎了”。多年的“愣下苦”“死受苦”虽让家人衣食无忧,却让他落下了一身疾病。2012年,李志俊患病住院,被切除了右边一叶肺“。当时要不是给报销了多半住院费,这光景就麻烦了。”
做了手术的李志俊,身体需格外注意,不宜多干农活,每年还得住一两回院保养。致富奔小康,李志俊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年龄越来越大,家里的收入却越来越多了。”精准扶贫政策,让像李志俊一样上了年纪的人切身感受到:再不是家里的拖累,越活越“值钱”了。
坐在热炕头,李志俊掰着手指细数家里的来钱处,不时地感叹:现在政策太好了……
入股济源蘑菇种植合作社,一年能分红3000元;
妻子在合作社务工,一年收入六七千元;
发展起16亩苹果园,开始挂果,2020年卖了3万多元。
还有一项,养老保险……
说完收入,李志俊不由地反问:你说农民现在幸福不幸福?!
“种苹果,身体能吃得消吗?”听到这话,李志俊话语里的幸福感更强,苹果园里的活儿要靠雇人,去年光雇人就花了1.3万元。“咱过好光景能让别人跟上挣钱也是好事。”
至于一年“保养”身体的花费,李志俊说:“县上住院能报90%,门诊费能报50%,基本花不了多少钱。没这么好的政策,我这事放过去就麻烦了。”
“挺享福的。”与李志俊聊天,这几个词在他的话语里频频出现。他家的炕墙上,贴着伟人像年画,李志俊表示,看到这些画就感到亲切。
白耀进奔富路:“心劲一高,啥都能变成宝”
“光景好了,心劲就高。”吴起县庙沟镇走马城村村民白耀进的滴滴汗珠,连成了幸福串。
白耀进的心眼特别活络。前些年在工地上当小工,匠工一天300元的收入让他心里直痒痒。歇工了,别人坐着谝闲传,他拿起师傅的工具学砌砖、学粉刷,几年下来,白耀进的手艺也练得像模像样。
“只要把功夫下到,光景就有希望。”对生活满怀希望的白耀进,用勤劳的双手追逐幸福梦想。父母的高血压、妻子的脑梗病,让家里陷入困顿,他家成了贫困户。
凭下苦,光景肯定赶不上人家了,白耀进渴盼有一双手能扶他一把。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白耀进家发展起8亩苹果园,住进了新楼房,“光景一下子跑到前面了。”
“心劲一高,感觉啥都能变成宝。”白耀进多种经营创收的算盘打得特别响。
靠种小杂粮和养驴,一年能收入近两万元。
种了几年苹果,心眼活络的白耀进成了“扛硬”的技术员,有空就给别人修剪果树挣钱。
享受补贴2.42万元买了一台旋耕机,“肉驴成了铁驴”,犁一亩地40元,白耀进再开一条财源。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走马城村的山上,有一种草长得像梳子,叫“梳贝贝草”。这种草很奇特,只有走马城村和周围的几个村里有,是酿造黄酒的上好原料。白耀进把“梳贝贝草”挖回来,精心栽植,几年下来面积发展到6亩。因为有了“梳贝贝草”,白耀进和走马城村几户农民酿造的“宋柳沟黄酒”成了品牌“。宋柳沟黄酒”能增强免疫力,健胃防风湿,白耀进家2020年酿造的700多斤黄酒被抢购一空,收入了1.4万元。
白耀进家被“抢购”的还有妻子姚学萍手工做的布鞋和鞋垫。崭新的布鞋拿出来,千层底洁白,针脚细密匀称。白耀进一个劲地提醒:“只能看,不要摸,这都是给人定做的。”一双男式布鞋600元,一双女式布鞋500元,姚学萍2020年共收到27份订单,“再多了,忙不过来。”
闲暇的时候,白耀进和妻子姚学萍一起在快手上发段子推销手工布鞋,他们想让这些传统工艺走得更远,卖得更好。
吴仓堡镇的乡村振兴路径
吴仓堡是吴起的北大门,相传因战国时期魏国大将吴起在此屯兵建堡筑粮仓而得名。
吴仓堡地下资源丰富,年原油生产量占到吴起采油厂总产量的25%。与别的油区乡镇不一样的是,吴仓堡镇开始崛起的亿元级农业产业让人羡慕不已。
全镇已发展起山地苹果1万亩,开始挂果,进入盛果期后,年产值可突破亿元。
2019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之一——新希望3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6850头母猪、2万只猪崽已经进场,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4.5亿元、利润1.2亿元。
另外,吴仓堡镇的蔬菜大棚,也开始全面升级。引进的陕西宏润农业有限公司和河南南阳铭浩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已发展起特色大棚香菇216棚,纯收入已突破2000万元。
联大户、带穷户、推全局;推进基地支撑、产业融合、链条延伸、产品升级,构建包括香菇菌棒制造业、特色大棚香菇种植业、高品质绿色蔬菜种植业、农业休闲旅游业等四大产业为一体的农业产业族群,吴仓堡镇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的“新磁场”。2019年以来,先后吸纳社会资本6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3.6亿元,在丈方台、韩沟门两村建设占地面积2.562平方公里的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吸引新六科技、铭浩科技、宏润农业、秦茆味业等一批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安家落户,建成以生猪养殖、大棚香菇、有机苹果、库坝渔业、优质稻米、纯粮醋酿加工、运输、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园区,走出了“粮经饲统筹、农牧渔循环、产加销一体、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示范园区的建设,将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带到群众身边,助力周边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拓宽增收渠道。在韩沟门村香菇大棚里务工的村民李青华,今年收入2.4万元。她喜滋滋地说:“我一个女人家,活了59岁了,第一次挣这么多钱。”
“乡村产业发展要现代化,基层治理更要现代化。”吴仓堡镇党委书记艾鑫、镇长袁海湖如是说。近年来,吴仓堡镇建设党性体检中心、“有事请直说”工作载体,积极探索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新的活力。“钱挣了,事办了,气顺了,劲足了。”村民的话语里,洋溢着走向美好生活的喜悦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