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2月,我们来到延安下坪公社庙沟生产队不久,就快要到春节了。天气很冷,还在下着小雪。我们几个女同学坐在窑洞的炕上。窑里没有生火,我们披着棉大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都很茫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快过年了,村里的乡亲们都在忙着准备过年的吃食。可我们瞧着空空如也的窑洞,一向聪明有主见的王琳也犯了愁,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这个年该怎么过呢?
“王琳、雅玲,在窑里吗?”随着喊声,一个陕北汉子推门走了进来。他大约三十多岁,四方脸,小眼睛,一开口说话就笑眯眯的,长得有点像电影李双双里的喜旺,很是喜人。他头上的白毛巾已经很旧了,披着的羊皮袄上,落着点点雪花。“这是庙沟生产队队长吕仲元。”一个认识他的知青说。
“吕队长进来坐啊!”我们赶快招呼着。
“不坐啦!我还忙着呢,这是乡亲们给你们送的过年的吃食。”吕队长一边说着,一边从身后拖出个大柳条筐来。变戏法般从里边一样一样往出拿东西。
“这是油馍馍、白馍馍、豆腐、黄米馍馍、油糕……还有一块猪肉,是大三娃家的。我先回去了,还缺什么你们就说!”
吕队长走到门口,又转过身说“:明天赶个驴车,拉点煤回来,天冷。别把你们这些北京娃娃冻坏了!”
吕队长一出门,我们看着满满一灶台的东西,就立刻欢呼起来:“有肉了,可以包饺子啦!”
随后,雅玲说:“咱们到兰强家转转,看兰姐在忙什么。”我们几个出了窑洞,往兰强家走去。
兰强,大名叫李桂兰,是庙沟队的团支部书记,比我们大一两岁,人很开朗大方。因此,队里的女子、后生以及年轻的婆姨们,没事都喜欢去她家闲聊。我们也特别爱去她家,亲切地称她兰姐。
进了兰强家的窑洞,好热闹啊!炕上坐着不少人,地上也站满了人。兰强见我们来了,知道我们不习惯盘腿,就让炕上坐的人往里面挪了一下,让我们坐在炕沿上。只见兰强嘴里咬着一根白线,两只手撑着线的两边,形成一个小喇叭的形状。两根线一开一合的,在一个婆姨的脸上来回拉着,只听见“唰唰”的声音,这个婆姨脸上的汗毛纷纷飞落下来。
“这是干什么呢?”
“哈哈,你们北京学生,不懂这个了吧。”侯三娃一边纳着手里的鞋垫一边告诉我们:“这叫开脸。过年的时候,婆姨都要开脸,开过以后可好看了。”不一会儿,兰强停了下来,再看这个婆姨的脸,真干净,整个脸亮亮的,立体感十足,确实很漂亮。
这时,雅玲喊着:“兰姐,帮我也开一下试试。”
“哈哈……”雅玲的话,引得众人都笑了。我正纳闷不知道他们笑什么,兰姐说:“只有新媳妇和婆姨才能开脸,女娃娃是不能开脸的。”
“那开脸疼不疼啊?”我问刚刚开过脸的婆姨。
“会有一点点疼。”
说笑间,兰姐的婆婆端过来几碗米酒。“你们尝尝,看我家做的稠酒好喝不。”我们喝了几口,酸酸甜甜的,浓浓的酒味,很好喝,很香,喝了以后身上暖暖的。“好喝极了!”雅玲说。
这个春节,虽然我们身边没有家人的陪伴,却有着情同姐妹的知青朋友,有着善良淳朴的陕北乡亲们,和我们一起过了一个快乐而又永远难忘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