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1年03月17日
48载的倾情守护
——记延安市宝塔区消防救援站
  陕西日报记者 雷魏添
  春日里的革命圣地延安,游客络绎不绝。延安市宝塔区消防救援站消防员李龙一刻都不敢放松,延安市各大景区里时常有他的身影。
  “灭火器的操作方法是什么?麻烦您给我讲解一下。”3月13日,在宝塔山景区,李龙正指导景区讲解员向游客普及消防知识,并嘱咐景区工作人员“:近日游客增多,不能放松警惕,一定要把安全工作做到位。”
  李龙所在的宝塔区消防救援站成立于1973年,建队48年来,这支党和人民的消防队伍用生命和荣耀诠释着“守夜人”的光荣使命,守望着百姓的安宁。2020年12月,省委、省政府决定给延安市宝塔区消防救援站记集体一等功。
  新时代张思德精神的传承人
  清晨,陕北高原寒风依旧,47岁的“老兵”张保愿一大早就带领自己班的指战员开始了一天的训练备战“。火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武艺练不精,不是合格兵。”指战员们边高喊口号,边进行负重长跑等日常体能训练。
  张保愿所在的这个班叫“张思德班”。1944年9月8日,正是在延安这片红色土地上,毛泽东同志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张思德,这个普通战士的名字自此被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我们就是要以张思德同志为榜样和标杆,时刻铭记‘为人民服务’宗旨,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张保愿坚定地说。
  在张思德精神感召下,宝塔区消防救援站指战员一次又一次在危难关头力挽狂澜。2012年延安国贸大厦火灾扑救、2013年延安持续强降雨救援、2014年延长石油炼油厂油罐爆炸灭火、2017年延濮石化闪爆灭火、2019年延长县车载试验装置爆炸处置……自建队以来,该救援站共接警出动1.12万余次,抢救被困人员3100多人,保护财产价值近200亿元。
  “从曾经的‘橄榄绿’到如今的‘火焰蓝’,我们始终心系群众安危,书写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这样才能对得起‘张思德班’这个名字。”宝塔区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张瑞超说。
  革命圣地的安全保护者
  “这里是宝塔区消防救援站。”
  “王家沟市场废品回收站发生火情,请迅速支援。”
  2020年5月25日12时56分,王家沟市场废品回收站起火,火势蔓延迅速。火情就是命令。宝塔区消防救援站立即出动3辆消防车、16名指战员奔赴现场。
  “一开始以为是普通火情,到现场后发现,起火的废品回收站与2.7万伏动车高压动力电缆仅隔着一个铁栅栏。如果火烧到或是扑救时水溅到电缆上,极易造成动车线重特大事故,指战员生命安全也将受到威胁。”张瑞超回忆。
  面对浓烟滚滚的废品站,如何探清里面情况、制定扑救计划成为难题。战斗班班长王亮亮挺身而出,冒着炽热高温,毅然冲进火场。
  “废品站内大多是较厚的纸板,又被绳子捆着,纸板里的火难以被彻底扑灭。加上旁边就是电缆,所以不能用水。”王亮亮思考着扑救措施。
  “报告,需要先剪断绳子,再进行人工扑救。”
  “谁去?”“我!”……年轻的指战员张轩铭第一个冲出队伍,手持工具,在浓烟中剪开捆绑废弃品的绳子,其他指战员纷纷上前帮助。经过5个多小时奋战,火被成功扑灭。张瑞超说,“这支队伍正是在一次次历练中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看着群众对我们鼓掌称赞,我感到非常自豪。”
   人民群众的“守护神”
  2020年夏天,连日降水考验着陕北松软的黄土。7月24日21时许,延安市安塞区马家沟发生山体坍塌,1名工人被埋“。你们救援站救援经验丰富,请求援助。”接到任务,宝塔区消防救援站迅速组织人员前往。
  “当时有1名工人被埋在土下,由于连日降雨,土质松软,如果直接用大型机械清理救援,容易对被困群众造成二次伤害。”宝塔区消防救援站站长曹若奇说。
  “抢时间就是抢生命。”特勤班班长代文其戴上手套,带领班上指战员开始用工具掘土、双手刨土。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二次坍塌,整个特勤班始终坚守一线,鲜血染红了代文其的手套。
  “班长,你需要包扎一下。”
  “不用,皮外伤,赶快救人。”
  几个小时的挖掘中,宝塔区消防救援站的指战员用双手一下下将泥土刨开,不断地向被困人员呼喊着。
  “班长,里面有声响了。”这一声回应,给予每个人信心,鼓舞了士气。
  回忆起那天的场景,曹若奇激动地说“:从接到报警,到救出被困群众,一共用了不到5个小时。雨中的每个人都很疲惫,但看到被困人员被安全救出,我们都无比欣慰。”
  48载春秋,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总有这些无怨无悔、甘于奉献,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的消防救援站队员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