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张占海:
风雨阻不断 深山送邮人
通讯员 刘宁宁 张建刚 记者 常青
    张占海(左)工作中
    张占海在送邮件的路上
  2020年的冬天,大山深处的黄龙县被皑皑白雪覆盖,黄龙县崾崄乡邮政分所的邮递员张占海骑着一辆老旧摩托车又出发了。驮着两袋鼓鼓的绿色邮包,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前行,生怕一不小心摔倒弄坏了包裹,孤独的背影一会儿便消失在路的尽头。一天下来,张占海要跑6个村子,往返200多公里,日复一日,四季如常,在这条长长的邮路上,今年49岁的他已经坚守了近30年,作为一名普通的邮递员,他架起了偏远山村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他是村里最后的邮递员
  2021年元旦凌晨5点多,张占海就起床了,简单收拾一下,吃了几口早饭,裹上厚厚的棉衣,外面再套上一身蓝绿色的制服,戴上沉甸甸的头盔,“全副武装”后骑着摩托车出门了。翻过曲折盘旋的五里店沟,再走三四十分钟,他抵达了今天的第一个村子白城桥村。
  张占海负责投递的区域是整个崾崄乡片区,共有6个村子。这6个村子星星点点地分布在山沟里,冬季他规划了两条线路,上午送东边,下午送西边。因为有的村子一路全是上坡,时间太早的话积雪寒冰难消,尤其是被车轮压实的路面十分光滑格外难行,张占海总是放慢车速,伸开双腿撑着地面缓慢前行,以免车轮打滑而摔倒。“摔倒了没事,摔坏了包裹就是失职。”作为邮递员,张占海的首要任务是将所有信件、包裹完好无损地交到村民手中。常年风吹日晒使他皮肤黝黑,墨绿色的邮袋也日渐褪色老旧。
  临近“双节”,需要投递的包裹格外多,为了保证当天包裹、信件、报刊全部投递完成,张占海总是在前一天晚上就做好整理,按照路线将待投递的物品整齐码放成两堆,确保尽早交到群众手中。
  他是村里最美的信使
  坚持当日邮件当日送达是张占海一贯的原则,每到一个村,因为送件及时又总是帮村民各种忙,村民们见到张占海都会热情地招呼他去家里坐坐、喝口水。
  1993年,21岁的张占海自己经营个小卖部,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因为崾崄乡大部分道路是土路,村子分散偏远,邮电所很多人干不了几天就退缩了,非常缺人。而邮递员是联系外界的主要方式,代表着村民的期盼,承载着太多乡情和亲情,并且还能每天读书看报,在张占海眼里,这个工作非常神圣,于是,年轻的张占海毫不犹豫地接过了担子,一干就是近30年。
  在张占海的心中,一件件包裹、报刊和信件都是现代文明的输入,尤其近几年网购流行,购物不便的乡村更多物品通过网络进行购置,各类物流虽多,可在崾崄,能给村民送到家门口的只有邮政。在外人眼中,坚持当日邮件当日送达的他实在有些“死脑筋”,但这正是他的工作承诺和责任感。
  他是村里的坚守者
  去年夏天,鲁家塬村路口发生塌方,摩托车都无法通行,但距离送件目的地还有好几里路,张占海就把摩托车停在路边,用尼龙袋子把所有邮件装起来硬是扛进村里然后挨家挨户地送。“一趟下来得两个小时左右,走得腿都发麻呢。”张占海笑着说道,话语里没有一丝抱怨。
  去年冬天,下雪以后,气温持续偏低的崾崄乡许多地方积雪未融,平时去太地塬村一个半小时的路程他硬是走了4个小时。午后村里向阳的地方积雪开始融化,雪水汇聚成一股水流从高处缓缓流向低处,路面变得有些泥泞不堪,张占海每一步都走得非常艰难。看到张占海又来了,村民焦春霞热情地邀请他到屋里喝茶,他们已经是老熟人了,今天焦春霞远在深圳的女儿又给她寄来了礼物,邮政是唯一能够送到家门口的快递,“我基本上天天能见到占海,他风雨无阻来送快递,很有责任心,我们都十分放心。”焦春霞边拆快递边乐呵呵地说。
  像许多农村一样,青壮年多外出打工了,村里只剩下老弱妇孺,出门十分不便。热心的张占海便经常替他们缴电费、话费,教村民网上购物,对于当地村民来说,张占海的身份已经不仅仅是一名邮递员了。你瞧,他刚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了一张缴费单,这是79岁的王学亭老人委托他代缴的。
  一辆老式摩托车、一个褪色的邮包、一件绿色的大衣和一顶头盔,这就是邮递员张占海的全部“家当”。“再干两年,等有了接班人就能退休了,但现在还得把活干好。”由于常年骑着摩托车送邮件,张占海的膝盖患上了风湿,经常一阵阵疼,需要围着火炉不停地烤,但他始终毫无怨言、兢兢业业,成了崾崄乡大路小道上一道多年不变的最美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