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刘灏:退伍军人的本色
通讯员 刘宁宁 阳光 记者 常青
    ● 刘灏(左二)组织开展村级消费扶贫活动
  初见刘灏是在黄龙县驻村第一书记安排部署会上,他穿着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制服,代表新一批即将入村的第一书记在台上发言,他是主动请缨下基层的,情真意切的讲话,让在场的人听后感到非常振奋。刘灏是退伍军人,作为黄龙县崾崄乡鲁家塬村的第一书记,他的口头禅是:“没关系,这比在部队上好多了。”对生活如此,对工作亦如此,在当过兵的他的眼里,所有的苦都不算苦,所有的困难都是机遇和挑战。
   全天工作
  他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驻村后,虽然距离县城的家只有20分钟的路程,他却从没有周内因私事回去过,因为“五天四夜”的工作时间,在他那儿是铁一样的纪律,必须遵守。随着扶贫任务不断加重,不光工作日在岗,很多节假日在村上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即便大雪纷至都无法阻挡他工作的脚步。崾崄的冬天非常冷,一下雪路上就会积暗冰,很多人下雪天都选择闭门不出,刘灏却总是逆行而上,因为下雪天要组织党员清理路面冰雪确保群众安全出行;下雪天群众多半在家,正是了解民情的好时机;下雪天村干部们可以静下心来开会探讨村子来年的发展计划。因为心里装着百姓,装着村子的发展,他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白天在村里奔走,晚上办公室的灯也总是亮到半夜。
  满身带泥
  他是个爱操心的“小领导”

  2019年4月初,鲁家塬村的集体果园正式动工,刘灏跟村里的干部群众马不停蹄地动员群众、勘查现场、监督施工、商讨方案,浑身上下总是沾满泥土,因为他总是紧盯施工队的进度和质量,工人们都叫年轻的他“小领导”。4月28日,150亩矮化滴灌果园顺利建成。那段时间由于每天早出晚归,工地上没有饭,他就自己带着一瓶辣椒酱饿了夹馍吃,大多数时候都是方便面一顿一顿地凑合。从零碎的土地变成齐整的果园,作为产业发展风向标和村集体经济第一份事业的矮化果园成了塬上的一道风景,同时,以前胖胖的小伙子两个月硬是瘦了5斤。
  园子建成后,刘灏依然不敢松懈,每周坚持检查一次滴灌设备运行情况、查看一次树苗成活率成了他的惯例。“那些苗子比自家娃都亲。”因为他很少回家,年幼的儿子都是媳妇照料,媳妇虽然话语中总有不满,但对刘灏的工作家里人都非常支持,使他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倾心为民
  他“自讨苦吃”还乐在其中
  鲁家塬村是崾崄乡出了名的“难啃”村,村子环境脏乱差,巷道里的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村子的发展也受到交通不便的影响,为了能彻底改变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在他和村干部的不懈努力下,很多民生项目落户鲁家塬。但不一定是好事就好办,比如修路是好事,但沿线个别群众却因耕地被占而各种阻挠,于是,刘灏和村干部们挨家挨户做动员。群众抱怨得听着、群众吵闹得笑脸陪着、群众一天不同意就第二天接着来,他第一次知道什么叫“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幸好所有的辛劳都在水泥路通车的那一刻消失得丝毫不剩。
  得知鲁家塬村要实施整村改造工程后,很多村干部都犯了难,因为这不光关系到每家每户的利益,还牵扯到整个村子后期的管理维护,前期的动员工作想想都头疼。刘灏却将这次改造当成新的战场,希望能打个大胜仗,彻底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于是,大到每个项目的选址,小到家户水厕改造的位置和高度,再到村规民约的制定、文明实践站内陈年旧照的收集整理等等,每一件事他都参与其中并尽全力做到最好。他话不多,但每天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如何使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为村民创造更多便利和实惠。
  现在,在全体干部群众的努力下,鲁家塬村群众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全村苹果面积不断扩大,还新建了文明实践站,盖起了果蔬仓储中心,村子里的每一点变化都少不了刘灏的功劳。
  有人问他为何如此“较真”,刘灏说:“要对组织负责,不能辜负了组织的信任;要对群众负责,不能让群众的期望落空;要对当地干部负责,不能让当地乡党委政府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