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永远的精神家园
——读寒梅《炊烟袅袅》后感
  崔元成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不再安分地守望着父辈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开始寻思着走出去——以能出门为荣。哪怕是在城里打工也罢,只要可以走出黄土地,就似乎是朝着幸福迈进了一步。渐渐地,曾经生活过的家园人烟不断减少,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喧嚣。走进村里,映入眼帘的不是“黄发垂髫”,就是“老妪村妇”,或者更加荒凉。昔日人来人往的小路,早已湮没在旺盛的蒿草里。
  对于出门在外的游子们,无论富也好,穷也罢,每每想起自己曾经生活过的故土,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正好,寒梅的散文集《炊烟袅袅》给了我们生动的诠释。
  寒梅在《母亲辞世三周年祭》一文中写道:“父母遗留的村庄才是你最近的家”“三年来,我的思绪一直在这里徘徊,没想到稀里糊涂地写下了三百多首小诗、一百多篇随笔散文,寄托了我对远去家园的无限情愫。等我的孩子长大,有一天也会如此思念我的时候,能翻开看看,就是对我最大的慰藉。”由此可以看出,寒梅写作的初衷很单纯,没有一丝一毫的功利目的。就是为了构建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更难得的是,作者直言自己的文字是写给孩子们看的。因为,使自己心中的精神家园永恒地传承下去,是作者的一大心愿。
  通过阅读寒梅的作品,不难发现寒梅大致是从“故土亲情”“民俗风情”“自然万象”三个方面来构建并展示她的精神家园的。
  在“故土亲情”的系列作品里,寒梅不但写了自己至亲至爱的父亲母亲、外爷外婆等家人亲戚,还写了像神仙爷爷、老同学、农村婆姨等生活在身边的乡亲们。为什么我们心中那原本无形的精神家园总是充满了神奇的魅力?是因为有亲人和乡亲们的存在,是因为有与他们相关的记忆。当读完寒梅的作品后,坚强吃苦的母亲、不计得失的父亲、以做酱油而闻名乡里的外婆、老实巴交安分守己的外爷、会讲历史的白胡子爷爷、和残疾老公相濡以沫的老同学、淳朴可爱的妇女……这些活灵活现的人物跃然眼前,仿佛就在哪里见过他们。同时,不经意间,自己也会想起自己的父母和乡亲们,想起自己曾经和他们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心里便会倍感温暖。
  那遥远的故乡,虽然贫穷落后,但那可是父辈曾经生活的故土。他们曾经在那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那里流汗流血。寒梅的“民俗风情”系列作品则形象地勾勒出这样一幅原汁原味的山村民俗图画。透过字里行间,我们甚至可以闻到泥土的气息。通过阅读,陕北农村以外的人看到的是神奇,而对于在陕北农村生活过的人则能找回曾经的自己。不是吗?《奶奶的黑柜子》里宝贝多多,你的童年是否也有过相似的感觉?《麦场》上是山里孩子们的乐园,你是否也曾体验过?晚上去别的村子《看电影》的路上,你是一路欢歌还是担惊受怕?儿时《赶集》的热闹场景你是否还能记得?《过年糊窗子》的经历怎能忘怀……然而时下,当黑柜子已经成为文物,当麦场已经荒芜,当赶集成为记忆,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怎能没有那浓浓的故乡情结呢?那不正是属于我们的精神家园吗?
  在寒梅看来,故乡的自然万物都充满了灵性。她对故乡的眷恋,就像农民眼中的毛驴一样,难以割舍。于是,这些自然景象就成为她笔下抒情的重要内容,构成了她精神家园的有机整体。《炊烟》里有这样的文字:“炊烟升起的地方,就是人间。它缥缈的身段轻悠悠地缭绕在脑畔上,早晨就是唤醒太阳的那条红领巾……”在《雷雨》中,“有一个声音在高空狂喊,静听的人们掩耳遥望着窗外的景象,听雨点敲击着大地的心脏。那地上的一草一木皆有灵性,仰着头……”面对《荒草坡》上的野花,寒梅不由心生怜悯:“荒坡洼的花朵,无论开得大或小,无论鲜艳或朴素,我都会非常敬畏地移开脚步,避免伤到它们。”
  有爱的地方就有生命,有爱的地方就有阳光。因为作者心有大爱,所以在她心灵深处的精神家园里,总是乡情绵绵,爱意浓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