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做好群众的贴心人
——记志丹县永宁镇崾子川村党支部书记曹亚宁
曹亚宁(左)与村民一起栽果树
  通讯员 沙江 孟瑶 刘洋 记者 王锋
  4月21日,在崾子川村村史馆,村党支部书记曹亚宁正在组织村委班子成员带头学党史、学国史、学村史,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激发村委班子为民办事的信心和斗志。
  永宁镇崾子川村坐落于永宁山下,红色文化资源和历史底蕴深厚。在村史馆内,一场生动的党课,仿佛将全村党员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1928年,刘志丹、曹力如、王子宜在永宁山上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永宁山党支部,当时刘志丹任支部书记,曹力如任组织委员兼团支部书记,王子宜任宣传委员。
  曹亚宁是志丹县永宁镇崾子川村党支部书记,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他们英勇付出、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讲者声情并茂、听者聚精会神,党员们边走边看、边听边问,个个触摸着鲜活的历史、追寻着革命的足迹。
  “我确实很感动,感受也很深刻。老一辈革命家在永宁山工作那么艰苦,我作为一名崾子川的党员,把崾子川的养殖业、苹果产业带动发展起来是我们的职责,这样村民的光景才能过得红红火火。”党员芦清荣感慨万千。
  讲身边人、说身边事、话身边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为民办事的信心和斗志。2018年,曹亚宁担任崾子川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时刻把村里的事情想在前面,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带头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3年来,她一直奔波于村民小组和各家各户的田间地头、农家小院,积极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以前,我们连点药都买不起,现在在曹书记帮助下,不仅解决了吃药的问题,而且生活有了保障,我们很感谢曹书记。”得到过曹亚宁帮助的村民马有军说。
  做一名“清醒明白的领头雁、事业有为的排头兵、永葆本色的带头人”是曹亚宁3年来一直坚持和努力的方向。曹亚宁深知,只有自己领好头、把好方向,才能让全村党员群众思想上同心、行动上同力。
  曹亚宁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觉得要想做好基层工作,首先,要有公道正派的心,无私奉献的心,勤奋为民的心。其次,要有敢想、敢闯、敢干的劲,要集脚力、聚眼力、凝脑力,迈开步子、找对路子,多深入群众当中,了解困苦解决难题,带领和帮助他们发展产业,增加收入,这样才能算是一名称职的基层党支部书记。”
  在曹亚宁的眼里,“官不论大小,都是人民的官;事不论大小,都是人民的事。”3年来,她坚持学习不动摇、坚定发展不松劲,带头学技术、跑项目、引资金,在发展好苹果产业的基础上,借助永宁山红色资源优势和崾子川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按照“村集体+企业”“家庭农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等模式,不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吃上了“旅游饭”,挣上了“旅游钱”。
  据了解,这几年,崾子川村借助这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民宿、搞花卉,打造田园综合体,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增收420万元。大力发展苹果产业,通过引进陕果集团,建成高标准示范园2000多亩,组建村级劳务服务队,实现收入120万元,村集体经济创收7.2万元。
  “我觉得我们村支书工作能力很强,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乡村振兴,都干得非常出色,村民也非常相信她、认可她。”村党支部副书记张海东对曹亚宁是这样评价的。
  作为基层发展的“领头雁”、群众致富的“带头人”,曹亚宁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责任有多大。在基层任职的3年来,曹亚宁凭借着自己的钻劲和韧劲,勇挑大梁,面对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她坚持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用行动化解了群众的不理解,消除了群众的担忧。
  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建产业、促增收、谋发展……这些一桩桩一件件看似简单的小事,却检验着一个基层党支部书记的责任与担当。在崾子川村的3年里,曹亚宁跑遍了山山峁峁、沟沟壑壑,挨家挨户拉家常、话小康,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理思路、定规划、谋发展,在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小康的道路上贡献着巾帼力量。2020年曹亚宁获得全县“创业致富女能手”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