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虎江(右)与村民一起下地劳动 通讯员 邢海芬 记者 王锋
在顺宁镇保娃沟门村的村头上,第一书记贺虎江正在和驻村队员给脱贫户范德萍送化肥。“现在正是春耕备耕的好时节,家家户户都忙着给自家的农田和大棚清理秸秆、翻地、施肥。这不,范德萍正等着用化肥么。”正忙着的贺虎江告诉记者。
自担任第一书记以来,贺虎江用心用情、尽职尽责、全心全意致力于保娃沟门村基层组织建设、脱贫攻坚、产业建设等工作,用真心聆听百姓心声、用耐心为百姓服务、用细心为百姓办事。
今年60岁的范德萍是保娃沟门村的大棚种植户,常年患有多种疾病,劳动能力弱,孤身一人抚养儿子长大,生活十分拮据。在了解情况后,贺虎江积极帮她争取化肥、草帘等物资,并提供技术支持,解决了诸多生产生活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贺书记来给我帮忙干活,给我送水、棚上挂帘子,还给我留了他的电话号码,让我有困难就给他打电话。他来给我帮忙,我非常高兴。”村民范德萍说。
同村的徐玉新提起新来的贺书记也是交口称赞。2005年,徐玉新刚开始发展养猪产业,由于养殖经验不足、市场价格波动等不利因素,导致生意失败,眼看着自己辛苦投资的钱打了水漂,这让他有了放弃发展养猪产业的念头。贺虎江除了帮他做思想工作外,还帮忙协调解决饲料、技术、销售等产业发展难题。如今,徐玉新的养猪规模又扩大了不少。
徐玉新说:“自去年第一书记来我们村,给我们指导技术,2020年仅养猪就挣了十几万元。今年在贺书记的指导帮助下,又扩大了养猪规模。”
第一书记是强基固本、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第一责任人”。2020年2月,由县财政局下派到该村的贺虎江,按照“支部带领、党员带头、能人带动”的工作思路,以“支部引领抓产业、能人带动促增收”为载体,扎实开展“帮一带十”“双联双带”等系列活动,实现了“支部强、民心聚、产业兴、增收快”的发展局面。
“虎江非常配合我们工作,积极协调资金、化肥,在我们发展村集体经济和帮助困难群众发展产业上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在工作上认真、踏实,村民也很认可他。”保娃沟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元财说。
从部门干部到第一书记,虽然工作性质、工作对象发生了变化,但贺虎江的初心使命没有变,他始终心系困难群众,以改善民生为己任,用真心聆听百姓心声、用耐心为百姓服务、用细心为百姓办事,树立起第一书记的良好形象。驻村一年多来,他吃住在村上,经常走访困难群众,与他们拉家常、话发展,鼓励他们重振实现小康生活的信心。同时,积极配合村上,将学历高、能力强、年龄小的优秀人才选进村“两委”班子,极大地增强了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干事创业的热情和信心。
“在包扶工作中,贺虎江同志首先能做到理想信念坚定,全心全意地抓包扶工作。第二就是上传民意,下解民情,发挥了包扶单位和包扶村的桥梁纽带作用。第三是察民心、体民意,为群众排忧解困。第四是能够做到协助配合村‘两委’抓党建、出思路、谋发展。”县财政局党委副书记王春艳对贺虎江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脱贫奔小康,支部是核心,班子是基础,党员是关键。作为保娃沟门村的驻村第一书记,贺虎江始终把帮扶帮在“点子”上、驻村“驻”进百姓心作为衡量自己干好驻村工作的标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因地制宜抓产业,稳步走好强村路。如今的保娃沟门村,大棚种植业和养殖业都发展起来了,村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人均收入更是较往年相比翻了几番。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贺虎江也有了新的打算,“随后,我将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帮助村上困难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提升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积极为村上协调资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改善人居环境,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