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思博海 记者 樊小帅
一排排平房错落有致,一座座产业大棚整齐排列,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走进吴起县铁边城镇铁边城村,就像走进了一幅美丽画卷。
谈起村里的变化,村民李强高兴地说:“我们村真是大变样。三十多年前,这里都是土路,春秋两季,沙尘满天飞,夏季道路泥泞不堪,吃水要走到几公里外去挑,也没通电。现在好了,村上生态好了,风沙小了,有了柏油路,将我们村民的生活区和产业区连到了一起,开着车、骑着三轮车都能到地里干活,电也通了,还用上了wifi,现在的生活真好。”
铁边城村位于铁边城镇政府驻地,距县城35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462户1740人。
铁边城村是革命老区村。1935年10月,毛泽东率中国工农红军经铁边城进入吴起镇,在铁边城村的张湾子宿营,并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在陕北建立苏区,讨论了作战方针,为吴起镇会议确立将陕北苏区作为领导全国革命斗争的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4月28日上午9时30分,在村委会门口,记者看到,100余位村民坐着小凳子,正在认真听铁边城镇政府与吴起县就业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式烹调师培训。
“这次培训共有180人报名,我们培训50天,线上25天,每天4小时,线下25天。”培训课现场负责人刘小庆微笑着说,“我们举办中式烹调师培训就是想提升农村妇女的做饭水平,鼓励更多妇女通过开食堂、农家乐、帮厨等方式就业。”
“感觉这些课很实用,很接地气。”54岁的侯景艳是铁边城村人,她高兴地说,想着通过这次学习提升厨艺,之后在镇上自己开个店。
“我们村有一个特点,就是村民都很务实,一门心思的学技术,发展产业。”铁边城村第一书记齐正高兴地说,目前,全村共建大棚112个,山地苹果1200余亩,其中挂果700多亩。
上午11时10分,在铁边城村村民姚岐家的果园地里,记者看到果树树形稀疏适度、涨势喜人。姚岐微笑着说:“种苹果就像养孩子一样,要精心养才能有好的回报,我家有21亩果园,都是6年的苹果树,去年初挂果,今年收成应该不错。”
随后,在铁边城村的移民搬迁房里,记者见到了王富堂,他家以前住在南庄畔村,到镇上有10多里崎岖的山路,家里只有几孔土窑洞,靠种地勉强维持生活,孩子上学、老人看病极为不便。2011年,铁边城村修建移民搬迁房,政府补贴8万元,他自己只出了3万元左右就修了3孔窑洞。
“如今有了自己的地方,心里也就踏实了,家里人也都搬过来住了,住在这里,娃娃上学、老人看病都很方便,这样的生活真好。”王富堂高兴地说。
“我们村现在不仅有果蔬能手,还有快手达人。”齐正微笑着介绍,村民姚常福去年通过快手直播,销售村上的黄米馍馍、油馍馍、黄酒、苹果等,收入3万多元。
在村里闲逛,笔者看到,14公里的村道干净整洁,基本没有垃圾。
“以前村里的卫生不太好,由于没有固定丢垃圾的地方,村民经常随意乱丢垃圾,坡上、路边、河道到处都堆放着垃圾。”村民郭秀米说,“前几年,村干部组织党员干部和村民把巷道、马路、河道的垃圾打扫干净,为村上修了垃圾坑,还安排了几个村级保洁员负责维持村上的卫生,现在村子干净多了。”
“我们村很重视乡村文明建设。”铁边城村党支部书记李向龙说,“去年,我们组织了‘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评比活动,评选出好婆婆好媳妇两名,十星级文明户10户,平安家庭10户,评选出带富型党员标杆两名,贫困户带头发展产业先进户两户。通过树立标杆,带动全村群众逐步树立文明新风尚。”
据了解,铁边城村目前已形成川台蔬菜、山地苹果、户型养殖、劳务打工等多元化产业结构,2020年,该村人均收入1.4万余元,是全县的先进村和示范村。
“铁边城镇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这里有红色旅游景点‘张湾子毛主席旧居’,有仿宋建筑和城墙、水牢、刑场、营盘、校场等,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李向龙微笑着说,“今年我们将继续用好镇政府驻地的区位优势,通过栽植花草、修建农家乐和民宿,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打造宜居宜乐宜业的田园综合体,让村子更美、村民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