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西河沟村绿树成荫 ●87岁的李加禄在学党史 ●当年,李加禄(左二)带着子孙们取土修补坝堤 近日,走进宝塔区冯庄乡西河沟村,弯弯曲曲2公里长的沟壑间,密密麻麻地布满了32座大小淤地坝,坝里成片的庄稼与周边的青山相掩映,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西河沟村村民说,这得感谢他们的“打坝英雄”李加禄。
李加禄原来是西河沟村的党支部书记,从1961年担任生产队队长到2008年卸任党支部书记,他一干就是47年。其间,他就像一个现代“愚公”一样,带着子孙、带着村民,扛着一把老镢头,几十年如一日,与穷山抗衡,与恶水宣战,闯出了一条保土、增地、促产的农业发展与生态治理新路子。
“为了填平穷山沟,打坝累死也心甘”
上世纪70年代的陕北地区,农村自然条件差、人均耕地面积少、生态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一些地方试着在沟壑间筑起拦截坝,靠山上冲刷下来的泥土沉积,形成淤地坝,是一项改变黄土山沟面貌、提高粮食产量的有效工程。
当年的西河沟村和大多数陕北农村一样,山大沟深、沟壑纵横,全村没有一块平整像样的耕地,祖祖辈辈靠荒山秃岭广种薄收,过着艰难而辛酸的日子。“为了填平穷山沟,打坝累死也心甘。”1972年,时任生产队队长的李加禄立下这句誓言,立志要在穷山沟里打坝造良田,让乡亲们有坝地种、有粮吃、有衣穿。
当年春天,李加禄带领乡亲们在穷山恶水的沟口打响了筑坝淤地的战役。他起早贪黑,吃住都在工地,一心想早日把坝打成。然而事与愿违,坝地刚打好一块,就被洪水冲走一块。于是,他一咬牙,变卖家当,东拼西凑,从城里买回柴油机、水泵和炸药,上山抽水、冲泥下沟。
经过3年的艰苦奋战,西沟村第一座大坝终于打成了。这座高15米、长50米、宽30米的大坝,被乡亲们骄傲地称为“前庄坝”。大坝淤出的40亩肥沃土地,当年就为全村新增粮食5000公斤。
“打坝寄托着对吃饱饭的渴望,我要坚持下去”
尝到了淤地坝的甜头,李加禄的干劲更足了。经过又一个3年的鏖战,第二座大坝也终于打成,取名“阳光坝”。接着,他又盘算在沟掌打第三座大坝。有了这座坝,不仅能保护好前两座大坝,还可使整条沟都变成坝地。
然而,当时农村政策开始实行包产到户,参与打坝的人越来越少,大家都说:“打淤地坝苦太重,一人一天就要推200车土,累死累活的,还不如各种各的地,各享各的福。”无论李加禄怎么做工作,村民们还是失去了打坝的热情,基建队随之解散。
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李加禄带着全家人吃在坝上、干在坝上,整整用了10年时间,才打起了高20米、宽70米、长80米的第三座大坝。
“打坝造田寄托着人们对吃饱饭的渴望,我是共产党员,又是村里的带头人,就算再难,我也要坚持下去,创造更好的条件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李加禄说。
“山沟沟变沃田,誓要村民过上好日子”
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后,李加禄更加确信自己的路走对了,信念更加坚定了。他抢抓机遇,组织村民在所有沟岔里打起小型坝。
随后,第四座、第五座……直到他卸任村支部书记,他和村民们一起打的淤地坝的数量积累到了32座。淤地坝,不仅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更为全村淤出平整肥沃的高产农田330亩,他把这些坝地无偿分给了村民,人均分到2.2亩。
2020年全村人均产粮1320公斤,人均纯收入达1.4万元。
“路子对了就要坚持下去,把山沟沟变成沃田,誓要村民过上好日子。”李加禄说,他还带领大家在山山洼洼上栽树种草。同时,争取项目为村上修路、拉电、引水、建学校等等。
如今的西河沟村,山有林果,沟有庄稼,圈有猪羊,人人安居乐业。32座淤地坝犹如32座丰碑,真真切切地记载着他誓要村民过上好日子的人生。他先后获得延安市优秀共产党员、延安市劳动模范、宝塔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如今,87岁的李加禄依然精神矍铄,眼神透亮,他经常摸着晚辈们的头,给大家讲那段艰苦却充满希望的奋斗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