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家风,便勾起了我的回忆。
为人者以孝为先。提起孝敬之道,父母永远是我们的榜样。母亲虽不曾读过圣贤书,但是在她身上却体现出来大孝大德。
母亲常对我们说:“孝敬老人是做人的第一等大事。如果连对自家老人好都做不到,如何还能对别人好?”在我家,每天吃饭的时候,第一碗饭永远是奶奶的,然后是我们几个孩子的,最后才是母亲的。有的时候,饭不够吃,母亲就少吃一点。有一次,村里派下乡干部到我家吃饭,可我家的白面粉所剩无几。母亲就用仅有的面粉做了面条,让客人先吃,剩下的一点全部端给奶奶,几个孩子只能眼巴巴看着。那时,家里在逢年过节时才可能吃上一顿饺子。有一回,家里包饺子,母亲仍是把煮好的饺子分给奶奶和我们吃,没有给自己留一个。饭后,母亲还对我说:“奶奶年纪大了,过去受了很多苦,让老人家多吃一点,我们以后享受的日子多着哩!”奶奶常常对村里人夸耀母亲,说自己受了一辈子苦,老了有这么一个好儿媳,真是有了好报。
上世纪六十年代,农村的生活是异常艰苦的。有一年腊月,我们正在吃早饭,门口来了两个讨饭的小孩。由于外面天气很冷,母亲一边让我把两个孩子领进窑里,一边张罗着让两个孩子一起吃饭。饭后,两个孩子要跪下给母亲磕头感恩,被母亲阻止了。这一幕,我至今记忆犹新。
在父母的影响下,善待别人,成为我们家的家风。在日常工作中,我尊重每一个人,并倡导大家要尊重单位的勤杂人员和街道上的保洁员以及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有一次,我领着小孩在街上遇到保洁员,不懂事的小孩对保洁员说了一句不礼貌的话,我当即严厉地批评了孩子,让他永远记住要尊重他人。
父亲当年工作时,每月只有几十元的工资。即便这样,他也要拿出一部分来资助姑姑上学。后来,我和妻子也是视济困为己任,在有限的工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帮助有困难的兄弟姐妹和亲戚朋友,让他们都能过上好日子。
父母的为人处事、一言一行,让我永远为之骄傲。点点滴滴,已经凝聚成我们的家风,将一代一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