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雨是近几年的事。
小时候住的土窑,睡的土炕,走的土路,就怕下雨,尤其怕下连阴雨。那时候家里穷,很少有换洗的衣服和鞋子,乡间的小路狭窄曲折,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雨水聚集,泥泞不堪,每次出门都是两腿裹满了泥巴。有时候怕弄脏鞋子,就挽起裤腿,手提着鞋、抱在胸前。让草帽遮掩住鞋子,如护珍宝,光着脚丫子在雨水和泥土混合搅拌的打滑的泥路上高一脚低一脚地前行。雨下在地上,也下在我的心上,地是湿的,我的心也是湿的。小雨还好,如果遇到倾盆大雨,那可就成落汤鸡了。用麦秸编织的草帽不仅遮不住雨水,草帽被雨水浸透之后又沉又重还漏雨。于是索性摘掉草帽,让身体任凭风吹雨打。
后来,全家人随父亲来到了城里。总以为可以脱胎换骨、改头换面,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谁知道城里也有穷人。虽然父亲当时是厂里的领导,但我们都是农村户口,不能住单位的福利房。于是就在当地的山坡上租住了一孔农民的土窑。土窑的后窑掌竟然往外渗水,平时家里就潮湿不堪,遇到阴雨天更是雪上加霜。说是住进了城市,其实和老家没有多大区别。天一阴,全家人就恐慌不安了。
再后来,凭借父亲高级工程师的身份,我们也农转非,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城里人,吃上了市民供应粮,自然也就住进了厂里的大院,再也不要过屋漏偏逢连夜雨的苦日子了!
自从离岗后,生活节奏变慢了,一切都有了变化,变得爱玩爱转爱美,变得开心快乐坦然淡定,变得开始喜欢文学,变得开始喜欢起雨来。
我喜欢“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奶油般丝丝润滑的细雨,雨脚儿轻轻走过大地,便留下了春的印记;喜欢“夏雨染成千树绿,暮岚散作一江烟”,树木静默在雨纱雨幕里,任着雨水浸洗,空气里散发的不知是雨的清凉,还是叶的清香;喜欢“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那种新雨后天地空灵,万物澄明,天气凉爽的初秋;更喜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那种笑傲人生的轻松和豪迈之情,那种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读之让人精神振奋,倍受鼓舞。
雨本无情,加入了人的情愫,便有了不同的意义。就像我原本是不喜欢雨的,随着环境的变化和心境的不同,便赋予了雨新的诗意。正如词中所写“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人生境遇不同,听雨的感受各异。听雨就是听灵魂的对话,看雨就是看心境。如今,滂沱大雨对我亦无妨。一杯香茗,一本闲书,一曲老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心便安稳,岁月也凝香;或是静静地听雨打窗棂的梵音,静看玻璃上的水珠边落边流的畅快,梳理自己的行程过往。蒙蒙细雨最是浪漫时日,或约好友雨中散步,家长里短,释放生活的压力。或是一起看雨荷,看一池荷花在雨中的模样,看水面那层薄薄的烟雾,看荷花仙子在雨中轻歌曼舞,听雨落荷叶似“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之音;或与心爱的人携手同行,不用打伞,让细雨浸润彼此的心灵,倾听彼此的声音。
我以为一个人在细雨霏霏的林中散步是最绝美惬意的享受。若有若无的雨丝迎面飘来,滴落发丝,飘在脸上,扬起头,接受雨的洗礼,令人心旷神怡。雨后的林中少有行人,没有了往日的喧嚣,变得空旷、寂静。散步其间,闲适而安宁,这片天地仿佛是自己的,什么也可以想,什么也可以不想,尽情地放飞自我,甚至可以扯开嗓子吼上几句秦腔,唱几句流行歌曲,不要怕跑调,随心随意,快乐无边。
现在的我喜欢雨,无论是温婉如江南女子的春雨,还是豪放似陕北汉子的夏雨,抑或是缠绵若情人的秋雨,都能让我沉静下来,波澜不惊,从容淡定。走过岁月沧桑,拂去心灵阴霾,行走在红尘烟雨中,修一颗云水禅心,静享安暖岁月,优雅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