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李金才:戎马半生 勤政半生
通讯员 夏蓓蓓 记者 郑鹏
李金才在看书
  99岁的李金才坐在高凳上,左手拿着放大镜,细细地看着书报,生怕漏掉一个字。
  见有客人来,李老赶忙张罗着说:“拉板凳,拉板凳。”
  身材不高、精神矍铄、和蔼豁达——初次见面,李老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到抗日战争胜利,从蒋介石发动内战到解放战争全面胜利,从新中国建立到国家日益富强,李金才亲历和见证了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百年沧桑。
  而他的故事,不仅是他自己的故事,更是一个时代的印记。
  年轻的李金才许下对党的承诺
  1922年7月28日,李金才出生于富县茶坊镇杨家湾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战时期,军阀混战、纷争不断,老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便是李老的童年记忆。
  “10岁的时候,父母看我身子骨弱,干不了重活儿,就送我去上学。那时候,活着都很艰难了,更别奢求其他的了。”李老感慨地说“,是他们的坚持,让我有了接触新思想的机会。他们那会就常说,娃呀,学下知识就能改变你的命运,再苦你都得学下去。”
  在学校,他认识了刘世昌、罗锦玉、陈世忠等进步学生,中国共产党、红军长征、毛泽东……任何一个与之有关的话题,都足以让这群年轻人彻夜深谈、激情澎湃。
  一颗红心渐渐燃起了希望、热情,还有忠诚。
  “辛忠贤,就是他介绍我入的党。”李老右手微微颤抖,在左手掌慢慢写下“辛忠贤”三个字,这个名字,他记在心里一辈子了。
  1940年2月,陕北的深夜还很冷,在鄜县第一完小的窑洞里,煤油灯的星火有些微弱,但18岁的李金才一脸英气,他的眼睛在魏国峰、辛忠贤等同学的话语中慢慢潮湿、坚定。
  “前段时间有个共产党员被国民党军活埋了,你怕不怕?”
  “我不怕!”
  “组织会交给你不同的、艰巨的任务,随时都会有牺牲的危险,你能完成不?”
  “我能!”
  “我宣誓……”年轻的李金才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党交给我的任务都完成了
  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1947年3月,胡宗南率25万大军进犯延安。25岁的李金才,已经毕业回家,成为岔口乡畔上村的一名小学老师。
  隐秘、重要、危险——他这样定义自己的任务,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事关党和同志们的安危。
  “吃过晚饭以后,从东门出去,坐上一条小船,对面的人一拉绳,船便慢悠悠地过去了。到了对岸以后,想办法和地下党的同志联络,把提前准备好的纸条递出去。”每当讲起这段经历,李老总是很激动。
  当时的游击队队伍逐渐壮大,粮食和军用物资匮乏,急需地方党组织的帮助。李老便和党员们一起,组织乡民们筹粮食、做军鞋,送给游击队。
  “我们就是前线战士最强大的后盾,他们早一日凯旋,咱们就早一天过上好日子。”李金才经常这样跟乡亲们讲。
  就这样,在他们和当地百姓的努力下,游击队没有了“后顾之忧”。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有一天,国民党突然把岔口乡的青壮劳力都集中起来,送到卜巷村修寨子。得知消息的李老暗自兴奋:“机会来了!”他赶紧把头发剃光,给脸抹上黄土,乔装好以后跟着大家进了村。
  多年的地下工作已经将他锻炼成一名出色的“侦探”。他像其他青壮劳力一样喝开水、吃冷馍、干重活儿,时常有意接近保警队员和敌乡长,套近乎、拉关系,混熟了以后伺机打探国民党人数、武器装备和兵力部署等情况,然后想办法把消息递给游击队。
  1947年的中秋节,李金才终生难忘。
  那天下着雨,伴着秋天的凉意有些渗骨,游击队的队员们衣服都淋湿了,帽檐上一滴一滴地掉着雨点。
  “大家带着乡亲们从王乐村转移到张家塬,我们要攻打卜巷寨子了。”游击队队长的话让李金才他们为之一振,终于要拔掉这个“眼中钉”了。
  乡民们也高兴极了,在两面山上插上了消息树,给游击队送信,发现敌人来了就把树压倒。从畔上到村里,大家打扫房子,准备柴、水,掩护游击队队员和党员们,同仇敌忾。
  1948年春,胡宗南部溃败南逃。
  “党交给我的任务都完成了!”李老目光坚定,拄着单拐,挪着细碎的步子,从抽屉里拿出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沧桑的双手摩挲着。
   和平年代依然要发光发热
  1949年初,李金才任富县税务局会计,后调任邮政局局长,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邮递员。
  “当时邮政局只有三个人,下面有八九个邮差负责担送邮件。”李老回忆道。
  每天天还没亮,他就背着绿色的油布包,拿着手电筒,骑着自行车,到邮电所和同志们一起分拣好当天要送的报刊和信件,然后再到片区投递,一般快到晚饭时间才能到家。
  他们送件的地址,近到洛川、黄陵、甘泉、宜川,远到甘肃合水,一天往返几十里路。有的地方自行车上不去,就推着车前行,走累了就折根树枝当拐杖,晴天顶烈日,雨天两脚泥。
  在城区还好,能抽空回家吃顿热乎饭,要是去了村里,装上两个冷馍,军用壶里喝口冷水,就对付了。
  “不分职务,工资都一样,每人每月3块钱。”李老伸出三根指头比划着,“但是同志们工作的积极性高呀!”
  “那时候的除夕夜,我爸从没有回来吃过一顿年夜饭,他总说,年底了,大家的信件和包裹都带着问候、思念和祝福,不管是寄件人还是收件人,都急得很。”儿媳妇张艾香说,“他就赶在年前把该送的都送完,让大家都能过个安稳年。”
  1954年,富县县委召开第三次党代会,李老当选为县委委员,调县委任副秘书长。1958年,富洛合县,李老调任洛川民政局任局长。1959年1月,调回洛川三中(鄜县中学)任书记。1962年,到城关公社任书记。70年代初,他和袁志西筹建印刷厂,建成后任书记,直到80年代退休。
  “每天都读书看报,看新闻联播,这么大年纪了,你问他国家大事,说得头头是道。”张艾香说,“还老想着为党的事业发挥余热。”
  “跟上共产党,我才从苦日子里爬出来,有幸活到了新时代,亲眼见证了党和国家的繁荣昌盛,我和我的后辈们都要记党恩,跟党走,永奋进!”李金才老人坚定地说。
  戎马半生,勤政半生,李金才的一生,平凡而荣光。
  记者手记
  李金才的一生,像极了雷锋口中的“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拧到哪里,就在哪里发挥作用。
  战争年代,李金才和战友们冒着生命危险,送情报、当先锋,缝军衣、纳军鞋。和平年代,他们解甲归田,躬耕乡野,艰苦朴素,奉献余热,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初心不变。
  李金才的一生,像极了焦裕禄“人民公仆”式的好干部,淡泊名利,两袖清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他没有因子女的事找关系、走后门、谋私利,五个子女两个下岗、一个离岗,两个在农村。“党的政策好,他们能靠着自己的努力,自主创业,发挥才干,日子过得很好。”李老欣慰地说。
  ——这才是我辈之楷模,山河锦绣,您还健在,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