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1年08月10日
邓建新:带领群众“吃螃蟹”的村书记
通讯员 夏蓓蓓
    ●邓建新(左)查看中蜂养殖

  吃罢晚饭,邓建新和往常一样在村里遛弯。
  夕阳将他的身影拉长、映红。
  落日余晖下,他细细地打量着村子,这是生他养他的地方。
  2021年7月,他以富县张村驿镇塘坊村村党支部书记的身份被陕西省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面对荣誉,他朴实地说:“我没干啥大事,当初就是想着尝试一些新路子,让群众先富起来,没想到还真走对咧!”
   学好才能考好
  “没有吊车,他就带头用绳索拴住身体,把自己挂在悬崖上凿石……通水、通电、通路,黄大发当年的三大愿望一一变成现实……”在塘坊村的乡村夜校上,邓建新正在讲述“七一勋章”获得者贵州省遵义市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的感人事迹,围坐的党员和村民们颇有触动。
  在塘坊村,今年的乡村夜校在5个村民小组相继已开展20余次,党员、退役军人、产业大户、村民代表等近500人参加。
  “乡村夜校不仅能宣传国家大政方针、惠民政策、技能培训等内容,通过这种集中的学习教育方式为党员干部蓄力充电。”邓建新说,“只有我们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高了,把政策吃透了,服务意识强了,才能把村里的事办好。”
  乡村夜校,只是塘坊村紧抓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一个小小“抓手”。
  “三会一课”、远程教育成为党员干部和村民们的学习阵地,涉及农村的方针政策、生产技能、科普知识等入脑入心。
  进村入户,在小板凳上、田间地头里,邓建新为村民们答疑解惑、宣传政策……在他的带领下,塘坊村党支部成了服务群众的“坚实后盾”,20余名党员干部成了带头示范、为民办实事的“先锋队伍”。
  “就是和大家一起学,学扎实、学透彻,跟娃娃们一样,学好才能考好么。”邓建新憨厚地笑道。
  产业致富这条路走对了
  住的房子是土木结构的瓦房,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吃的饭是玉米馍、黑面馍,穷点的还吃不上;穿的衣服是有补丁的,老大穿完老二穿……这是十几年前塘坊村的真实写照。
  “太穷了,塘坊人的日子苦啊!”2018年4月,邓建新被村民们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不能带大家过上好日子,我就枉费了乡亲们的信任。”
  那些日子,村委会的灯彻夜亮着,他和两委班子成员通宵达旦地讨论着、研究着,最终确定了“调结构、兴产业、富百姓”的发展思路。
  观念改变不了,邓建新就挨家挨户去说,磨破嘴皮子也要让村民们算明白这笔账:玉米一亩地收入850元,黑花生一亩地收入4000元。
  没农资、没技术,邓建新就去寻求帮助。他一次次地往县农业局跑,在网上查资料,经过大量比较决定从山东引进优良黑花生种子;又多方筹措购置了起垄机、覆膜机、点播机及后续配套的厂房、烘焙炉、炒花生机等。
  没人敢吃第一只“螃蟹”,那就党员干部带
  头吃。
  “今年我种了2亩黑花生,预计产量有400公斤,收入8000元。”村干部孙化荣说,“根本不愁销路,明年要多种些。”
  2021年,塘坊村的黑花生面积达20亩,受惠8户村民。
  黑花生项目的成功,让邓建新看到了希望,也放开了“手脚”。
  在他的带领下,中蜂、水稻等成了村里的“新兴”产业,常来福成了又一批受益者。
  “以前的光景不堪回首,住的房烂得不成样子,8亩玉米地一年收入不足3000元,娃娃们受不了穷,都跑出去打工了。”老常回忆道。
  现在,老常养了中蜂,还经营着9亩鱼塘,加上玉米地的收入,年收入可达3万元。
  “这鱼苗还是建新帮我联系的,刚开始养中蜂不懂技术,建新把我拉着到处学技术。”老常感激地说,“他就是我们家的福星。”
  在塘坊村,改变的不仅是老常一人。
  3年来,邓建新带着村民们稻田恢复680亩,养殖中锋357箱,养鸡2000只,202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9300元,292户村民家家有产业。昔日的“破落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好村子”。
   让大家住得舒服点
  路是土路,下雨两脚泥,下雪直打滑;没路灯,天一黑,整个村漆黑一片;房前屋后是柴草垛,巷道没人扫,垃圾随处倒……说起村里以前的面貌,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产业兴了,村民的腰包鼓了,邓建新动起了改观村容村貌的脑筋。
  联系包扶单位,镇里、县里跑项目,施工队进村,有事没事的就去盯着,那时候,村里人听他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把我们村可得弄得好好的,大家盼着呢”。
  400余平方米的文化广场、砂石化生产路7条2600米、路灯137盏、1万余元的健身体育器材、新修卫生公厕1座、翻修文化活动室3间……在他的努力下,一个崭新的塘坊村呈现在人们面前。
  “现在,水泥路修到家门口,路灯能照进院子里,房前屋后都是花,广场上跳舞的、玩器材的,可热闹了。”村民江向郑高兴地说,“这里面有邓书记的功劳。”
  每当听到村民们这样夸他,他都摆摆手:“我们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只要干得动,我就带着大家往好日子奔。”
  “过两年再来,我们村还会大变样。”站在村口,邓建新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