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您家孩子的屈光档案建了吗?
记者 宋伟 刘晶
  全国各地开学时间表陆续“出炉”,孩子们的假期也要结束了。开学在即,孩子的近视问题也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国家教育部、卫健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中小学生屈光不正筛查规范》,说明屈光不正问题已经非常严重。那么,应该如何对待屈光不正筛查,您家孩子屈光发育档案建了吗?
  为了讲清楚屈光发育档案建立的相关背景和内容,我们采访了北医三院延安分院(延安市中医医院)眼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高路。
  多部门为何联合发布“屈光不正筛查规范”?
  据国家教育部和卫健委的调查显示,在中国,每10个幼儿就会有1个有屈光不正、弱视、斜视的问题。而青少年中,每10个孩子会有4~5个变成近视,其中1人为高度近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迫在眉睫。随着国家教育部、卫健委等多个部门《中小学生屈光不正筛查规范》的联合发布,屈光不正带来的不良后果逐渐被重视起来。
  近视的发展与孩子的生长发育是有紧密联系的,青少年儿童的近视绝大多数是轴性近视,即眼轴过度增长导致的近视,眼轴增长与身体长高一样,有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但是日常不良的用眼习惯、睡眠、饮食等都可能促进眼轴过度增长、远视储备过度消耗,眼轴拉长不可逆转,因此一旦成为真性近视也不可逆转。
  屈光发育档案是什么?
  高路说,屈光发育档案针对的人群是儿童青少年,准确地讲是3~18岁这一特殊的年龄阶段。重点观察的是儿童青少年屈光发育状态的相关数据,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观察,建立的是每一个人的数据库。有了这个数据库,就可以将儿童青少年的屈光发育状态与全身发育、眼球发育及双眼视觉功能状态相结合,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然后根据综合评价结果,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案。
  最重要的是,依据每个人的动态数据库,检查出近视的中、高危人群,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最佳干预和治疗。通过建立系统规范的档案,形成个体屈光状态的数据库,集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及预防于一体,真正做到个体化防控的系统工程。
  屈光发育档案的内容有:既往病史、家族史;全身发育,身高;眼部检查:视力、眼位、眼球运动、眼前节和眼后节检查;眼球发育: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等;屈光状态(必要时睫状肌麻痹验光——注意哦,这里的验光不是为了配眼镜);双眼视觉功能:调节功能、聚散功能、融像功能等。
   为什么要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及时发现近视的苗头,发出预警信号,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避免或延缓近视的发生。对已近视的儿童则采取措施减缓近视发展,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对高度近视人群,定期检查避免发生高度近视并发症。
  高路说,现在许多家长最关心的就是怎样发现儿童青少年“近视的苗头”。传统的做法是,当发现孩子出现视物喜近、头位异常(偏头视物)、看电视或看黑板眯眼现象时才怀疑近视了,然而当上述情况发生时,常常近视已经发生,甚至是中高度近视了。
  给儿童青少年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则是最好的近视预警方法,应该从3岁开始就到正规医疗机构为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每半年做一次检查记录。因此,建立儿童青少年屈光发育档案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