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子长市政协常委文延恒讲党史——
陕北窑洞里的瓦窑堡会议
记者 高乐
文延恒(右)在瓦窑堡会议旧址参观学习
  瓦窑堡是陕北名堡,享有“天下堡,瓦窑堡”之誉。
  193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进驻瓦窑堡。在这里,中国共产党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来得及解决的政治路线问题;在这里,党创造性地把共产国际七大提出的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总方针应用到中国实际,制定了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实现了由内战到抗战的转变;在这里,党将多年创建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改名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府;在这里,党将长征到达陕北的7300名红军发展到3万余人……这些已载入中国共产党光荣史册的业绩使瓦窑堡这个小地方名扬四海。
  在瓦窑堡,中共中央度过了7个月零14天。这七个多月是中国革命走向历史性转折的时期,发生了许多有重大影响的革命事件,意义非凡、影响深远的当属瓦窑堡会议。
  透过秋日的暖阳,踏过历史的青砖,记者随子长市政协常委、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文延恒一道走进瓦窑堡会议旧址等地,在文延恒深情的诉说中印证着曾经在这里发生过的一切,在一件件旧物件、一张张旧照片、一间间保存完好的窑洞旧居中触摸和感悟历史印痕。
  小窑洞里发生的历史大事件
  沿着子长城内中山街南侧的小巷穿行,文延恒带着记者来到了距瓦窑堡革命旧址纪念馆约100米处的下河滩田家院。走进小院,迎面是一排5孔坐西面东的砖窑,左起第3孔是瓦窑堡会议旧址。
  文延恒介绍,瓦窑堡会议会址也曾是张闻天的办公室兼会客室。当时,张闻天是党中央总负责人,一般的政治局会议都在这个窑洞召开。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这孔21平方米左右的狭小简陋的窑洞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瓦窑堡会议。张闻天主持会议,参加的有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秦邦宪、李维汉、王稼祥、刘少奇、邓发、凯丰、张浩、邓颖超、吴亮平、郭洪涛等13个人,欧阳钦担任记录。
  推开窑洞木门,会场空间并不大,2张八仙桌拼成会议桌,6条长木凳和炕头就是与会人员的座椅。
  “会上,张闻天、毛泽东等13人或围桌而坐,或坐在炕上,就制定保家卫国的策略方针展开激烈讨论。与会者大多是自己带着搪瓷缸子喝水,条件非常艰苦。”文延恒告诉记者,瓦窑堡会议一共开了9天,会议主要批评了“左倾”关门主义、本本主义等,最重要的就是确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1935年12月下旬,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国际关系和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全国抗日形势不断高涨。
  “瓦窑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全国抗日民主运动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继遵义会议后召开的又一次极为重要、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文延恒如是评价。
  在这次会议上,中央政治局讨论了关于民族统一战线、抗日联军和国防政府等重大问题,纠正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使全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到来时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为中国革命实现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的伟大转折奠定了理论基础。
  会议认为,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都有抗日的可能性,在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和策略路线就是发动、团结、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为了使民族统一战线拥有更加广大与强有力的基础,会议提出以“人民共和国”的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口号,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军阀、富农、民族资产阶级、海外华侨等作出具体分析,制定不同的政策方针,争取一切爱国者形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我所在的统战部是党委主管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能部门,统一战线工作的第一条原则便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点,在瓦窑堡会议就有提到。”文延恒说。瓦窑堡会议指出,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自始至终不变,这就明确了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地位,使中共领导的统一战线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与坚定正确的突破口,有利于统战工作的开展,也为今后的统一战线工作指明了方向,标志着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成熟。
  在瓦窑堡革命旧址纪念馆参观“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展览室”时,文延恒还提到,为了充分贯彻落实党的政治策略路线,瓦窑堡会议后,中央红军以“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的名义进行东征,不仅壮大了红军队伍,而且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党提出的抗日主张,在斗争中求团结、用行动做宣传,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推动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发展
  中共中央在瓦窑堡进驻7个月零14天,顺利度过了长征以后的危难岁月,并通过调整一系列方针政策,为中国革命实现伟大的战略转变奠定了基础,开创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新的局面。
  瓦窑堡会议就党的建设问题也进行了创新与发展,其关于党的组织建设的决定,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产生了重要作用。
  在采访中,文延恒谈到,在党的建设问题上,会议提出了几个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论点,这些论点的核心是民族和人民——
  第一,第一次在党的决议中把中国共产党的性质规定为无产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不仅是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也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中华民族的代表,更清楚地标明了党的性质和任务。
  第二,在发展党员方面,提出“一切愿意为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的人,不问他的阶级出身如何,都可以加入共产党”,进一步扩大了范围,挣脱了唯成分建党论的束缚,开始转向了思想建党,为团结全国各阶级各阶层取得全面抗战胜利制定了正确的组织路线。
  第三,提出了加强党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提高党的战斗力。党具有了自我批评、自我反省的觉悟,是党成为马列主义政党的重要标志。
  “会议提出的统一战线、党的性质、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等理论,在现如今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在实现‘中国梦’的光明道路上,仍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文延恒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