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员在微课堂点向学员宣讲党史 通讯员 梁榕 记者 班姣 王静
在黄陵县这片红色沃土上,曾孕育出革命烈士刘含初、开国少将牛书申等革命先驱,刘志丹曾率领南梁游击队在黄陵活动,宣讲革命道理、传播红色火种。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黄陵县积极挖掘地方红色资源,精心打造群众家门口的“红色课堂”,激发群众学史爱党、知史爱国的热情,不断将党史学习教育推向深入。
革命旧址焕发新机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黄陵就是连接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前期中心照金、后期中心南梁的腹地,是陕甘边红军训练、修整、补给的最主要基地。黄陵县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在保护革命旧址、传承革命精神、弘扬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长远谋划、精心建设、大力宣传,成效显著。以重要历史节点为线索,完整地展示了南梁游击队在小石崖地区的革命历史进程,以军事组织、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事迹为突出点,修复和保护了小石崖、高窑子等一批革命旧址,完成了小石崖革命旧址8个洞窟的布展和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当前,小石崖革命旧址已成为黄陵县乃至周边地区党员干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主要阵地。
截至目前,已有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共150余次4500余人到小石崖革命旧址参观学习,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实地观摩,感受革命前辈在悬崖峭壁之上扎根革命的峥嵘岁月,学习革命先烈不怕牺牲、众志成城的革命精神。
红色课堂“声”入人心
黄帝陵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帝陵管理局依托景区内的红色资源,积极推行“红色微党课进景区”活动,在毛泽东祭文碑、香港澳门回归纪念碑、刘含初陵园等景点打造了4堂党史教育微课堂,往日的讲解员成了红色课堂的宣讲员,一个个催人奋进的故事,使广大党员干部及游客受到了红色文化熏陶,传承了红色基因,汲取了奋进力量。
八路军驻中宜洛店头办事处旧址,位于黄陵县店头镇,2018年被列为第七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6年12月13日,党中央接收了延安,为了执行“南下战略”意图,党中央向各地派出工作组、成立联络点。当时,由于店头是连接中、宜、洛的咽喉,于是延安保安司令部派红军进驻店头,开辟交通线,成立了红军驻中宜洛店头办事处。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黄陵县邀请店头镇文联主席、中宜革命斗争史研究会会长、黄陵县政协特邀文史委员屈屏,为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现场讲党课,使党员干部受到了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隆坊镇官庄村是开国少将牛书申的家乡,黄陵县充分挖掘整理牛书申将军的革命事迹,发挥官庄村史馆阵地作用,选取优秀大学生村官为讲解员,通过讲解牛书申将军的英雄事迹、观看实物展览,开展党旗下宣誓等活动,使党员干部了解革命历史、革命精神,自觉对照革命先辈,增强党性意识。同时,开设了官庄村“红色课堂”,定期邀请退伍军人、老党员、老干部为大家讲述红色故事、重温革命史实。
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黄陵县功勋苑是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安葬着新中国成立前106位有名烈士和97位无名烈士。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党员干部,走进功勋苑缅怀革命英烈,接受了生动而具体的党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在烈士纪念碑前,退役军人吴录全给前来学习的党员干部讲述着自己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难忘经历。他告诉大家,在战场上,他们连队接手攻打的那座高地,别的军队打了一个星期还没有攻破,战斗非常激烈,最后全连只剩他一个人,他就把身上仅有的4枚手榴弹盖全拧开,把拉火环套在了手指上,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战士们不怕牺牲、忘我付出、视死如归的红色精神,深深打动了现场的每一名党员干部。
黄陵县家门口的“红色课堂”,把大道理变成群众喜闻乐见的小故事,用生动鲜活的语言把家乡革命斗争史全面系统地讲述给家乡人,把英烈模范的战斗事迹讲述给广大党员干部,使家门口的“红色课堂”更接地气、更富有现实意义,用“红色课堂”凝聚人心,谱写黄陵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