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革命的火种,民族的摇篮。
一直不敢贸然踏足这片土地。延安的底色红得纯粹,那是冲锋陷阵的战士们的血,是飘扬的五星红旗,是经年弥漫的战火硝烟。数不清的遗址、沉甸甸的记忆让人心生敬畏,在完全做好接受的准备之前,诚惶诚恐,唯恐亵渎了这方纯净与神圣。终于,我怀揣着崇敬与热情,和同伴一起踏上了开往延安的列车,去亲自感受动荡的年代里,那份厚重底蕴,那段岁月绵长。
一下车,来自西北的风向我们扑来。连绵山脉,黄土高坡,我们沿着历史的足迹,踏上了这片广袤的土地。
在延安新闻纪念馆,我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一张老旧的照片上,毛泽东主席拘谨地坐在椅子上,衣领早已磨毛。讲解员讲道“:毛主席当年并不想拍这张照片。胶卷在当时是很珍贵的东西,他不想把好东西浪费在自己身上,说要给战士们用。”毛主席总说“:多拍拍群众,不要拍我。”照片上,毛主席面容和蔼慈祥。这张照片,穿越战火烽烟,保存至今。
伟大的人总是相似。杨家岭,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的故居大同小异,一律是冰冷的土墙,简陋的陈设,昏暗的灯光。纱窗上的破洞很大,既挡不住风,也拦不住跳蚤苍蝇。当然,最多的,还是书。据讲解员说,从行军打仗到新中国成立后去外地出差,毛主席总是带着一大堆书,途中列车震荡颠簸,他也全然不顾,阅读不辍。当年,世界著名记者斯诺曾专程来延安采访毛主席。到了饭点,作为中共领导人的毛主席,花两毛钱请斯诺吃了白菜馒头,清淡无比。有村民看不下去,主动提了一只鸡送给毛主席,这才见着了肉腥。斯诺感慨道:“我去采访蒋介石,蒋介石花五百块大洋请我吃饭。但这顿两毛钱的‘大餐’滋味却更好,更珍贵啊!”讲解员说道:“一代领袖都这么艰苦朴素,身后的千万同志、人民,又怎会不心甘情愿响应共产党的号召?!”
这就是革命家的力量,这就是共产党的信仰。
山腰上,随处可见一些学生模样的青年,摆好画架,蘸满油墨,或深或浅地描绘着黄土高坡独特的风景。他们是延安大学的学生,来杨家岭采风作业。在这里,年轻的灵魂和沧桑的历史发生了奇妙的融合碰撞。
“延安有宝塔,巍巍高山上。”来到宝塔山山脚,已是傍晚时分,天色昏暗。宝塔建于唐代,共九层。登上塔顶,可以将全城的风貌尽收眼底。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山下还有长达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岸石完整。借着月光,我们艰难地迈上石阶,走向山顶。“现在上山的路已经重修了,可咱仍觉得累。当年山路崎岖,那些中共党员上一趟宝塔山得多不容易啊!”旁边的同伴说道:“看来,革命非得流汗不可!”
爬上宝塔山,我们已经气喘吁吁,两腿发软。此时我们的站位已经很高,基本可以看到整个延安城的全貌。看到宝塔,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塔底层拱门门额上“高超碧落”“俯视红尘”的题字。还没等我细看,就听到一声惊呼:“看啊,宝塔山亮了!”
首先从底座开始,暖色的灯光迅速向上延伸,一层接着一层,一串儿连着一串儿。没过多久,就笼罩了整座宝塔。“快看那边,对面的山也被点亮了!”我的视线跟着声音一转,果然,霓虹璀璨的延安城,彩色的游龙向上攀爬,直冲云霄。顾不得天气严寒,我们都兴奋地拿出手机或相机,记录下这难得一见的时刻。五星红旗在头顶飒飒作响,脚下的车辆川流不息,黄的光,亮的夜,恍惚间,耳边响起了深情的呼唤:“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舟车劳顿后,我们终于卸下包袱,在延安一家特色餐馆里等待晚餐。黄山黄土下,结出的果实却那么多彩和丰盛:金灿灿的小米粥,蜜一样的红薯,鲜香的羊肉猪肉,清脆的青菜,服务员一盘接一盘地呈了上来,各色美食令我们眼花缭乱。“来自河南的朋友们,趁热吃吧,不够还有!”几杯甜丝丝的热红枣茶下肚,暂时抚慰了空虚的胃。咬一口焦黄的年糕,夹一块带着汤汁的鲜嫩鱼肉,舀一勺五谷混合的菜糊糊,味蕾在这一瞬间得到了满足。不知谁嚷着:“要是天天能吃到这样的饭,我都想赖在延安不走了。”有这样美的风土人情,这样震撼的风景,哪个来过的人不想躺在延安的臂弯,再不离开呢?
沿着历史的脉络,我们驻足于鲁迅艺术文学院,感受历史交融的气息。五彩的拱门相互贯通,尖顶塔状的建筑,乍一看像是西欧风,但处处可见的窑洞状的大门,厚重的黄土墙,又充满中国西北大地苍凉而壮丽的气息。走进艺术馆,当年的礼堂、钢琴、油画一一展现在眼前。穿过一扇扇拱门,无需太多言语,墙上的壁画默默讲述着艺术馆的前世今生。走着走着,我们在几幅特别的画作前停了下来。画中,几名工作者拿着小刀,在自己还未卸妆的雪白面孔上比划着什么。讲解员向我们解释道:“当时,粉饼之类的化妆品还未普及。演员表演前,脸上要涂厚厚的石膏。而卸下石膏最好的方法是抹猪油。条件艰苦,大家买不起猪油,就会直接用刀将石膏刮下来。有时手一抖,脸上就会血迹斑斑。后来毛主席来艺术馆慰问,心疼这些文艺工作者,就亲自送来了一碗猪油给大家。大家舍不得用,就拿这些猪油拌着米炒了炒分了吃,继续用刀子卸妆。”
前有战士冲锋陷阵,这些文艺工作者,便是后方宣传工作的顶梁柱。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却齐聚延安,为抗战发出怒吼,为群众谱写心声,为党争取到了广大群众的力量。如今,硝烟不再,鲁艺的繁华也不再,但曾在这里日夜排练、舍生忘死的人们,却永远鲜活,永远年轻,将“鱼水之情”留在鲁艺,将“家国情怀”植根心底。
延安是革命老区,但并不代表陈旧落后。在去鲁艺的路上,我们还经过了一个特别的地方——延安新区。这里高楼林立,配置齐全,马路宽阔而平整。凛冽西北,黄土高坡,贫瘠的土地和恶劣的自然环境,让延安这座城市多年来停滞不前。延安人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中疏外扩,上山建城,这是骨子里割舍不了的红色基因,更是对延安精神的一脉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