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我市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实践探索
    ●延安市人民医院到基层开展义诊服务(资料照片)    记者刘阳 摄

  市委、市政府一直高位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险制度,群众“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但城乡医疗服务结构性矛盾却没有得到解决,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中心市区,全市81.2%副高以上职称和78.6%本科以上学历的卫生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城市大医院,基层服务能力薄弱,群众无法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看病难”成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2013年,我市在全省率先组建了以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为总医院的延安第一医疗集团;2017年,以延安市人民医院为总医院组建延安第二医疗集团;2018年,将延安市中医医院交由北京大学第三人民医院整体托管,2020年10月以延安市中医医院为龙头组建延安第三医疗集团。形成了纵向管理、横向联姻、区域帮扶的大三医疗集团,实现医院之间一体化管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有力促进了城乡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
  组建医疗集团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创新探索,延安在没有现成经验可鉴、成套规律可循的情况下,创新体制机制、抓点示范、总结经验、稳步推进。
  在管理运行方面,医疗集团总医院与各分院所属县区政府签订一体化管理协议,延安第一医疗集团对各分院实行紧密型一体化管理,对分院进行清产核资、核编定员,对各分院人员、财务和业务实行统一管理。三个医疗集团总医院制定分院领导和下派专家选拔任用标准,实行公开竞聘、择优选派;制定分院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健全集团内部规章制度,以管理、技术、效益为纽带,以共建、共享、共赢为目的,构建集团内医疗机构紧密型一体化管理运行机制。
  我市严格遵循“政府监管、管办分离、自主办院”和“放权、让利、支持”的原则,市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赋予医疗集团充分的自主办院权和经营管理权,医疗集团总医院商县政府聘任分院行政领导、组建分院领导班子,实行分院院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分院科室负责人由分院聘任,医护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实行聘用制;总医院自主管理和运营各分院,决定分院内部管理机构设置,管理分院人财物和业务工作,在不改变分院公益性的前提下,初步构建了公立医疗机构管办分离运行机制。
  在改革中,我市建立集团运行保障机制,县(市、区)政府认真履行支持医疗集团县级分院发展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按照医改政策和只增不减的要求,保持财政投入政策和渠道不变,保障分院基本建设、人员工资、运行经费和政策性亏损;支持分院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医学科研等工作;对分院历史债务进行审核认定,由县财政逐年消化。集团组建以来,市财政安排集团专项资金5500余万元。
  为了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实现公益性,推动总医院和分院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建立了集团内收益分配制度和资源共享机制。三个医疗集团总医院均可从分院业务收入增长部分中按增长比例提取集团发展基金,统筹用于集团和总医院及分院的发展建设,具体比例和额度由总医院和县政府及分院协商约定。总医院和分院在集团医疗信息网络、业务指导中心、优势学科专科、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实行共建、共享和共用。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市三个医疗集团总医院依托各自的专长和规培基地对县级分院人员进修学习、全科医师队伍建设、基层卫生院人才培养培训、医教结合作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建立分院领导和下派专家公开选拔制度,在集团总医院和分院公开择优选配,并对下派人员在职称评定、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优先和倾斜。建立医技人员引进流动机制,集团总医院向分院常年派驻专家,每年为分院引进医学本科生,分院常年选派业务骨干到总医院进修培训,促进了分院专业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三个集团总医院累计向分院下派专家56批487人次,帮助分院建成市级重点专科17个,开展新技术新业务243项,指导开展二级以上手术718例,培训业务骨干730余人次,分院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7项、省级科技三等奖1项。
  在人事分配方面,我市实行全员聘用制,建立以工作数量、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为主的岗位责任制和绩效工资制,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下派专家在总医院原有待遇不变,还可在分院获得合理报酬,同时,保证分院医护人员享受应有的待遇。实行总医院和各分院院长任期目标绩效考核制,制定总医院和分院院长目标绩效考核细则,考核结果作为总医院和分院人事任免、奖惩和各级财政补助的主要依据。与2013年相比,县级分院总门诊人次增长46.02%,出院人次增长12.87%,出院手术例数增长1.97%。同时,各分院县域外转诊率平均下降8.9%,平均住院日下降0.14天,药占比平均下降5.6%,手术量平均增加6.8%。县域内就诊率从2013年的73%左右提升至目前的90.05%。
  经验启示
  坚持公益性是前提。组建三个医疗集团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有益实践,延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调动积极性、惠及老百姓”目标,夯实各级政府责任,通过财政投入与医保补偿机制,保证各级医疗服务体系健康良性运转,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下功夫、求实效,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
  创新发展是出路。“托管”改变了政府既办医又管医的传统模式,打破了医疗市场分割,优化了区域医疗资源布局,通过机制体制创新,借梯登高、改良嫁接,打破“以药养医”局面,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提升了分院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动了大医院患者向基层回流,缓解了总医院和市内其他大医院就诊压力,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推进了市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
  放权让利是重点。市县政府、有关部门树立大局意识,以维护群众利益、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红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赋予医院充分的自主办院权和经营管理权;不与医院、群众争利,勇于“割肉”;落实政府办医主体责任,规范医疗市场监管,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优化外部发展环境,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保障可持续性是关键。遵循“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方针,按照紧密型一体化管理思路,建立健全集团投入保障、监管运行、利益分配等体制机制,上下联动,一级帮一级,一级带一级,充分保证各方利益,调动医务工作者积极性,推动集团规范运行、持续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