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路遥为当代青年树立了榜样
——对话《路遥的大学时代》主笔之一张春生
  记者 牛敏
  前不久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路遥的大学时代》一书引起了众多关注。书中多个层面地再现了一个真实的大学时代的路遥,使读者感受到这个在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下浓墨重彩的著名作家,在早年所显现出来的活泼个性、多方面才能与蕴藏于灵魂深处的不懈奋斗精神,揭示了他在创作上不断探索的经过和在文坛跋涉留下的深深足迹。
  今天,是路遥逝世29年的日子,我们特别采访了该书的主笔之一、曾任延安日报社总编、现任延安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的张春生,共同怀念路遥的点点滴滴,说说《路遥的大学时代》背后的故事。
  记者:张主席,您好!请问您是在什么机缘下参与了《路遥的大学时代》这本书的创作?
  张春生:首先感谢您对我的采访。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路遥的大学时代》是一本集体作品,它由延安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申沛昌担纲,省作协副主席、延安大学文学院教授梁向阳,延安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教授袁广斌和我共同创作完成的。我是2019年6月在延安大学参加“路遥的大学时代”座谈会后,应申沛昌校长的邀请加入这个创作团队的。
  说真的,当时就觉得这个任务太难了。路遥为人严谨,自己谈论大学生活极少。人们谈论路遥,也只谈他小时候的艰难成长和工作后的艰苦创作,在各种回忆和评论中,极少提到他在延大上学的事情。关于他的大学时代,几乎就是一段空白。在这种情况下,要纪实性地写出路遥的大学生活,有血有肉地还原青年路遥,你想想有多困难!
  记者:创作这本书前后花费了多久?在此过程中有哪些记忆深刻的事?
  张春生:我们是2019年9月底确定了主题,形成了撰写计划,然后开始分工。我承担的是“普通而特殊的学生”这一章的撰写,要求三万多字,第二年(2020年)3月份完成初稿。后来,又给我增加了“阅读和创作是他最大的爱好”一章,截稿时间不变。任务明确以后,就开始搜集整合资料和必须的补充采访。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不能实地拜访采访对象,只好一个一个进行电话采访录音。先后采访过申沛昌、曹谷溪、师银笙、王志强、高其国、樊高林、韩亨林、许卫、王双全、刘茂芳等数十位路遥的故交和同学,对原来的一些东西进行了核实,并对更多细节进行了深入挖掘,得到了路遥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和生活故事。这样,在原来只撰写两章的基础上,又撰写了一章“校园里洒满了青春的故事”,初稿竟然意外地撰写了六七万字,超额完成了任务。
  创作中记忆最深刻的是:我经常被自己采访到的路遥的生活细节感动。他有励志的一面——比如当班长烧的“三把火”,也有生活的一面——比如会给同学介绍对象、讲笑话,也会把脏衣服塞进壁橱里……我觉得这才是真实可信的活生生的路遥。我在书中说,那时的路遥看起来是非常普通的,不普通的是他遮掩不住的才华和奋斗精神。
  记者:您认为创作《路遥的大学时代》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在哪里?
   张春生: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国家授予路遥“改革先锋”的称号,建国70周年中央评选他为“最美奋斗者”,建党100周年路遥又获得“100位重要英雄模范”的称号。路遥已然成为一个标杆,人们要了解他、研究他,为这位文坛骄子鼓与呼,就不能割断他的奋斗史。
  路遥的大学时代怎么度过的?这在路遥的研究史上是一个空白。这样的文化空缺形成历史断层,不利于人们全面客观地了解路遥。我认为《路遥的大学时代》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了路遥在延安大学三年期间的学习、生活、创作以及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真实情况,给研究、评论路遥的专家学者,给热爱路遥的读者朋友们,提供了一些原生态的故事与经历,可以供大家品读、研究和评论,这就是它最大的意义。
  记者:我知道您是延安大学中文系74级的学生,是比路遥低一个年级的学弟,您在上学期间和路遥是否有过交集?学生时代的路遥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张春生:其实,我和路遥在校时没有什么交往,只有对作为学兄路遥的仰慕而已。路遥和我们住在一排窑洞,总是从我们宿舍门前走过,初识路遥大概最先熟悉的是他的身影。我进校不久,便听说73级有一个同学叫王路遥,名气很大,文才很了不起,经常在全国性刊物上发表作品,让人羡慕不已。班上有的同学会拿着自己的习作去请教,我也一块去过,但遗憾从来没让路遥指点过自己。
  那时候提倡“开门办学”,“走出去,请进来”,学生也可以登台讲课。路遥就给我们办过一次讲座,主题好像是“素材积累和提炼主题”。讲到主题和材料时,他在黑板上画了一架飞机和三门大炮,用从不同角度射向飞机的形象比喻,阐述主题与材料的关系。他还讲了怎样用细节体现深度,怎样用多材料多角度表现广度,等等。我参加新闻工作后,给业余通讯员讲课时,也曾多次“盗版”这个飞机与大炮的形象比喻,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记者:您认为当代青年可以从路遥大学时代的故事里获得哪些启发?
   张春生:《路遥的大学时代》作为回顾路遥大学生活,成长历程的纪实作品,全面反映了路遥大学时代的学习、生活、创作等情况,应该是大学生学习和奋斗历程的良好教材,对当代青年具有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路遥对祖国和人民饱含着无限的深情,他珍惜大学时光,目标明确,勤奋刻苦,勇攀高峰。他的名言:“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就是路遥精神的精髓。其实,路遥精神也是延安精神的传承。路遥为当代青年树立了一个榜样,也是当代青年学生的楷模。大学时代的路遥身上所凝聚的浩然正气和积极进取精神,对当代青年立志报国、奋发向上都将是一种激励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