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市政协委员谢祝江讲中共党史——
谢子长和他的革命故事
记者 高乐
    ●谢祝江重温《谢子长传》
  华夏大地,从来都是一个诞生英雄的地方。在近代,无数英烈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而拼搏奋斗,最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不仅成为了时代的楷模,还照映在历史的长河中永垂不朽。
  有这样一个人,生前为了老百姓福气与敌人作英勇斗争,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与称赞;因伤去世以后,毛主席特为其写下了“民族英雄”四个光辉闪烁的大字,并撰写了数百字的墓志铭,甚至他的故乡也专门改为其名字来纪念他。他就是陕北红军和苏区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谢子长。
  近日,记者见到了谢子长的侄孙、市政协委员、市劳山国有林管理局工会主席谢祝江,在他深情的讲述中,一段可歌可泣、英勇壮烈的历史被娓娓道来。
   ★ 投笔从戎 立志报国
  1897年1月,谢子长出生于安定县(今子长市)枣树坪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因为当地教育落后,他从小在家务农,14岁才上学,先后在西安省立一中、陕北榆林中学求学。谢子长从小目睹军阀横行霸道、鱼肉民众的暴行,求学期间就已萌生反抗旧社会的思想。
  1918年,在西安省立一中上学的谢子长,放寒假回到家中,听父亲和哥哥说安定县的县长章尚武贪赃枉法、欺压百姓。第二天他就来到安定县城,走街串巷,深入百姓之中,在人们的控诉之下,记录了一桩桩县长章尚武贪赃枉法的证据,并将其诉至榆林府道台衙门。
  在榆林中学校长杜斌丞的帮助下,榆林府道台受理了这个案子。谢子长义正词严历数章尚武的罪行后,道台不得不革了章尚武的职。学子谢子长状告县长的事,一时传为佳话。谢子长也在杜斌丞进步思想的影响下,转入榆林中学就读。
  从榆林中学毕业后,谢子长回安定县当了一年的教员。其间,他一直在思考如何报国,救民于水火,在不断的认知提升中逐渐立下投笔从戎、为民斗争的夙愿。
  1921年夏,谢子长辞了教务,翻山越岭,一路跋涉,来到山西太原学兵团学习军事,却被拒之门外。心中苦闷的他写了一份份洋洋洒洒的大字报贴在了太原学兵团大门上,其文笔优美,气势磅礴,颇受赞誉。太原学兵团破例为他专门设了考场,孰料,他各门功课均成绩优异,因而便被录取了。
  在学兵团这两年的时间里,谢子长倾心于学军事,1923年6月,学兵团一毕业,谢子长家也未回,就毅然离开山西,只身来到河南、北京、天津等地考察社会,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刚到北京,谢子长就参加了共进社的活动,这期间谢子长大开眼界,接受了不少新思想,对中国社会的性质和改造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慎重考虑后,谢子长决定回到家乡安定,“做所能做,做所应做的事情”。
  ★ 投身革命 意志坚定
  陕北这个地方,土匪比较多,一些地主豪绅为了自身生命财产安全,就出头搞武装,称作民团。谢子长回到安定县城后,了解到这种情况,他觉得笔杆子革命不如枪杆子革命痛快,要改革社会还得靠枪杆子,便决计利用县民团这个合法的组织,先掌握枪杆子。
  1924年,在长兄谢德惠的资助下,谢子长办起了民团,任总办。由于谢子长秉公办事,惩治土豪劣绅,帮扶民众,匡扶正义,老百姓都对其交口称赞。
  1925年,谢子长奔赴北京,寻求革命真理,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在党的指示下回到家乡继续办民团,发展党组织与革命武装力量。
  在谢子长及其亲属朋友的一起努力下,革命组织逐渐发展壮大,并于1927年和1928年,相继领导了清涧起义、渭华起义。虽然这些起义大多失败了,但极大地鼓舞了军民与敌斗争的斗志,也为未来陕北根据地的开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革命工作的不断开展,谢子长披肝沥胆,努力工作,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最终开辟了陕北根据地。但不幸的是,在反围剿的战斗中,他为了鼓舞士气,身先士卒,胸部被一颗流弹击中而负伤。
  1935年2月,因医疗条件不足,谢子长最终与世长辞,时年38岁。临终前他只留下一句话:“就这样离开人世,我对不起老百姓,我给他们做的事实在太少了!”
   ★“民族英雄,虽死犹生”
  纵观谢子长的一生,短暂却又光荣伟大。为了人民的福祉,他和他的全家,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包括宝贵的生命。
  “为了人民解放事业,谢家人当年将苦心经营的家业全部用来支持谢子长干革命,家中商铺都是地下党的联络点与交通站。革命时期,谢子长带领全家17人参加革命,9人英勇牺牲被追认为烈士。”谈起家里为革命牺牲的亲人时,谢祝江百感交集,一半是辛酸,一半是自豪。
  谢祝江告诉记者,在革命斗争中,他爷爷谢德惠共有6个儿子,当时就只剩其父一人,还有一些寡妇。而他们这一支血脉之所以得以流传下来,得感谢两个人,一个是毛泽东,一个是刘志丹。
  在瓦窑堡时,毛泽东专门嘱咐秘书黄有风说:“要好好关照谢子长的家属,这是个英雄的家族”,并派专人到枣树坪护送谢家人撤离。
  “你们家里老少寡妇很多,需要人去照顾!”1935年,在刘志丹的极力劝说下,谢祝江的父亲离开部队回到了枣树坪,谢家这一脉也因此得以传承至今。
  1939年,谢子长移葬回家乡。为了纪念谢子长的贡献,红军一到陕北,便将安定县改名为子长县(今子长市)。
  当地人民要为英雄修建烈士陵墓,毛泽东听闻后,多次亲笔题词,并为谢子长撰写了长达277字的碑文。一句“民族英雄,虽死犹生”,高度概括了谢子长伟大光荣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