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奔赴延安
陈邦平
    ●北京知青自己动手办起了广播站(资料图片)
    ●北京知青在张思德同志的墓前学习《为人民服务》(资料图片)
    ●北京知青听大生产故事(资料图片)
  从1969年年初开始,一列列只有硬座的火车专列,满载正处于豆蔻年华的男女,从北京出发,顶风冒雪,呼啸着一路西行,奔向陕西。
  到了铜川,下了车,踏着积雪,知青们住进了接待站。在接待站要住一夜,第二天改乘军用卡车奔赴延安。
  在铜川接待站的那一夜,数十名知青睡在同一个大房间里。由于房间的床位有限,有些同学还要睡在地上。
  那一夜,大家躺着,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有人提议:“谁能讲个故事,给大家解解闷。”
  “我讲个笑话吧!”
  大家沉默了一会儿,一位同学在黑暗中说。
  于是,他讲了下面这个让我印象深刻、五十多年都难以忘记的故事:“某年某月某地,有三个乞丐,虽然要了一天饭,谁也没有要来任何东西。黑夜中,他们先后来到避寒的破庙,抱怨这里的百姓太穷,各家各户多余的吃食都没有。其中一位说‘:我并非一无所获,在半道上拾到了半支烟。’作为烟鬼,三人都想抽这半支烟。其中一个出了个主意:‘比比看,谁最穷谁就抽这半支烟。’一个乞丐说‘:我先来。我家有半间屋,月亮当灯烛,枕着砖头睡,盖着破抹布。’另一个说‘:我比你穷,我没有屋子,星星当灯烛,枕着胳膊睡,盖着脊梁骨。我比你穷吧!’”
  穷到无房、无灯、无枕、无盖的份上,还能怎么穷呢?故事还没完,大家屏住呼吸,急切地想听到最后一位乞丐的讲述。
  这位同学在黑暗中,不慌不忙地娓娓道来:“这第三位说:‘我是家住半空悬,挨饿已多年,阎王爷留着我这口气儿,就等着抽这半支烟呢!’”
  “天哪!”短暂的沉默后,屋里爆出了笑声。
  故事短小精悍,合辙押韵;幽默风趣,极度夸张。讲述者悠着劲儿,用不紧不慢、张弛有序、徐徐道来的语调,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三个乞讨者争相比穷的神态,让人耳目一新,忍俊不禁。
  关着灯,屋里黑乎乎的,看不清讲这个段子的人是谁。第二天才知道,是我们八中初一年级的张同学。
  在崎岖的山路上,卡车经过两天的颠簸,最终到达李渠。我们随各村老乡进村后,看到了这里极度贫穷的景象:村民衣衫褴褛,糠秕充粮,野菜度日。村内外到处都是走乡串户、持碗乞讨、挥棍挡狗的乞丐。
  村民穷,乞丐更穷,身有残疾的乞丐最穷。真应了张同学“比穷”故事中的三个层次。
  让我们不解的是,尽管乡亲们生活在困苦中,却没有任何要改变现状的想法。或许是因为条件太差,让人心有余而力不足。
  有志的知青们没有被乡村的极度贫困吓倒。在经过生活关、劳动关、饥饿关、思想关的考验之后,不仅在乡村坚守下来,更发挥了改变陕北落后面貌的独特作用。知青们发挥知识的优势和集体的力量,筑坝垒堰、战天斗地,有的直接参与理财、授课、科学种田等活动。担任各级领导的知青们更把改变一穷二白落后面貌当作奋斗的目标……
  经过知青和老乡们共同的努力,延安终于甩掉了贫穷的帽子,一个崭新的延安出现在陕北高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