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延安市生态环境局宜川分局:
信息化为生态环境保护添“翅膀”
通讯员袁野
  生态环境信息化管理系统是生态环保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决策的基本保障。自今年7月份延安市生态环境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全市各县(市)区正式启用以来,延安市生态环境局宜川分局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系统监管水平,助推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
  完善“三个体系”,不断加强组织保障
  在生态环境信息化管理系统运用之初,宜川分局为推动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实际工作中全面落地见效,迅速制定并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制度保障体系”、“工作落实体系”等三个体系,同时为避免信息延误、责任落实不明确等情况发生,制定并印发《2021年度生态环境信息化管理系统使用计划》《宜川县生态环境信息化管理制度(试行)》《宜川县生态环境信息化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等文件,明确各个系统工作目标、绩效考核标准、主要负责人等,以确保“实时监控-实时转办-实时整改”工作机制发挥实效。
  强化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技术人才培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延安市生态环境局宜川分局充分认识到能否胜任信息化系统管理工作,是突破推进生态环境信息工作的技术瓶颈的关键所在。因此为培养同时兼具生态环境保护相关专业、法律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宜川分局全力为单位干部职工,尤其是新进年轻干部提供充分的学习交流空间,第一时间发放信息化管理系统学习资料、定期开展系统使用情况座谈会促进业务的取长补短、随机对信息化管理系统使用情况进行考核,不断提升单位干部职工业务工作综合素养,紧跟时代步伐,更新知识储备,逐步向新时代信息化生态环保工作复合型人才发展。
  生态环境信息化管理成效初显
  “以前,咱们开展环境监管工作,全凭到现场检查,效率低不说,还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自从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我们单位全面运用以来,可以随时打开电脑,在测管罚系统上通过监控查看企业是否有违规操作,既降低了检查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也提升了我们的日常监管效率”宜川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干部呼延旸昃由衷说道。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延安市生态环境局宜川分局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开展非现场执法检查,不断提升环境执法信息化、规范化和精准化,提高了生态环境执法人员执法效能与环境管理决策的水平和能力,不断推动单位由“执法型”向“服务型”转变,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健康良性发展,推动各类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
  电脑前,今年新进的青年干部崔敏正在通过危险及固体废物管理系统调阅宜川县至诚绿色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名下运输车辆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宜黄天然气项目部转移的钻井岩屑的车辆运行轨迹,查看车辆沿途是否按照指定运输路线进行拉运,途中是否有非常规性停靠行为。据悉,今年7月份以来,延安市生态环境局宜川分局积极推进涉水、涉废企业信息化监管工作,已完成涉水涉废车辆GPS安装、联网13辆,联网视频监控18个,填报注册企业10家,完善信息10家,固废转移联单493批次,已办结联单数434批次,有效解减少了企业环境监管的盲区。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下一步,延安市生态环境局宜川分局将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作用,以生态环境信息化应用为抓手,改变传统环境执法思维模式,依靠信息化管理手段,旗帜鲜明地抓业务能力建设,抓信息化平台建设;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认真做好生态环境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使用工作,做到生态环境信息化管理流程规范、调度精准,形成生态环境信息化管理应用工作的强大合力,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努力打造全省生态环境信息化管理铁军标兵,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