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陕北大地,天寒地冻,可在安塞区化子坪镇的温室大棚里,却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走进张岔村大棚种植户苏话东的大棚里,39岁的苏话东和妻子王女娃正在忙着采摘茄子。
张岔村靠种植大棚茄子闻名。眼下,正是大棚蔬菜的丰收季,随着茄子陆续上市,家家户户都在大棚里面忙活着。
苏话东是一名聋哑人,没有种大棚之前,一直做瓦工活,平时还利用闲暇时间打些零工,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很恓惶,是村上的建档立卡户。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张岔村分别在2019年和2020年先后两次流转村民土地共300多亩,建成了67座五代大棚,巩固脱贫成果。
为了改变贫穷的面貌,苏话东以一年1.5万元的价格承包下了155米的温室大棚,发展大棚产业。
夫妻二人整天在大棚里操劳着,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种植大棚的第一年,他们就收入7万多元,日子好过了很多。日子有了改观,夫妻二人越干越有劲,2021年,他们靠大棚收入了10万元,日子更加红火。
王女娃说:“今年到现在,我们的茄子已经卖了四回了,收入一万四千多块钱,今年下来估计能收入八万块左右吧。”
“因为我们掌柜是残疾人,每年有2000块钱的补助,由于我们还是产业户,残联除了给我们补助了3000块钱和5袋肥,还给我们培训打掐、施肥等技术,对我们提高种植大棚的技术帮助很大,所以心里感觉暖暖的。”王女娃说。
在苏话东发展大棚产业中,安塞区残联给予大力支持,他们给苏话东送来了技术指导,还送来了化肥等物资,并邀请专家给夫妻二人进行培训,在专家的指导下,苏话东一家的种植技术有了很大提升。
“我们还要好好干,要用自己的双手,在大棚里‘种’出好光景。”王女娃对来年的光景满是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