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我们可以告慰百年来一切先辈和英魂的是,此时此刻,社会主义的阳光正映照在奋斗者的身影中、孩子们的笑脸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正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句话的逻辑关系十分明确,正是有了一大批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才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也就是说,英雄精神来自于英雄模范人物。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基于此,我们在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方位,需要讲好英雄模范故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下面,我从致敬英雄,讲好英雄模范故事;学习英雄,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崇尚英雄,形成浓厚社会氛围三个方面具体展开。
一、致敬英雄,讲好英雄模范故事
我们要讲好英雄故事,首先需要明白什么是英雄。英雄和英雄崇拜是古今中外都关注的话题。三国时期,刘劭在《人物志·英雄第八》中说道:“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故英可以为相,雄可以为将。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很明确,什么是“英”?就是“聪明秀出”;什么是“雄”?就是“胆力过人”。《三国演义》,在“煮酒论英雄”中,曹操对英雄的评价“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毛泽东继承了中国传统的英雄文化,他认为,理想的英雄应该智勇双全、有勇有谋,不能鲁莽蛮干、有勇无谋。他还批评了打仗“就是一冲”的观点,认为“要再加一‘冲’,变成两‘冲’。勇敢是一‘冲’,智谋又是一‘冲’,有勇无谋只是一‘冲’,智勇双全才是两‘冲’。”因此,“不许可任何一个红军指挥员变为乱撞乱碰的鲁莽家”“必须提倡每个红军指挥员变为勇敢而明智的英雄”。
抗日战争进入持久战后,蒋介石开始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封锁。为突破封锁,陕甘宁边区军民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涌现出一批劳动英雄,包括农民英雄吴满有、工人英雄赵战魁、英雄群体三五九旅。这样就实现了“英雄”的“人民”的转向,或者说“人民英雄”。同时,毛泽东也称赞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牺牲的民族英雄,如为谢子长题词“民族英雄,虽死犹生”;为刘志丹题词“群众领袖,民族英雄”。1940年8月15日,延安各界人士1000余人为张自忠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分别送了“尽忠报国”“取义成仁”“为国捐躯”的挽词。
(一)讲好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
讲好英雄模范故事首先要讲好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道:“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道:“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道:“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
(二)讲好为建立、捍卫、建设新中国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的故事
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到1949年,全国牺牲的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就有370多万人。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有31万多人,共产党员2.6万人。湘江战役,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当地老百姓说:“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长征中每300米就有一名红一方面军的战士牺牲。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壮烈牺牲和光荣负伤的志愿军战士36万余人,其中有14万人长眠在异国他乡,涌现出30余万名英雄功臣和6000个功臣集体。毛泽东饱含激情写道:“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2022年是西北大学建校120周年,在120年间,西北大学也涌现出一批英雄模范人物。如陕甘早期革命活动家王孝锡,1928年12月30日,在兰州英勇就义,时年25岁。去世前,王孝锡留给双亲这样的话:“纵有垂天翼,难脱今夜险。问苍天:何不行方便?驭飞云,驾慧船,搬我直到日月边。取来烈火千万炬,这黑暗世界,化作尘烟。出铁笼,看满腔热血,洒遍地北天南。一夕风波路三千,把家园骨肉,齐抛闪。自古英雄多患难,岂徒我今然。望爹娘,休把儿挂念,养玉体,度残年,尚有一兄三弟,足供欢颜;儿去也,莫牵连!”
(三)讲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的故事
截至2020年7月底,1500多人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决定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就是要让人们铭记英雄、学习英雄、崇尚英雄!大家都知道10月1日是国庆节,但是知道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的却很少!
(四)讲好近代以来仁人志士的故事
据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普查,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候算起,全国为革命牺牲的共产党员和革命仁人志士共有2100万人。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道:“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五)讲好英雄模范人物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之初,涌现出一大批耳熟能详的英雄模范人物,如雷锋、王进喜、焦裕禄、石传祥等。雷锋是一个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不断闯关夺隘,也需要更多的时代楷模。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这和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勤务员”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要见贤思齐,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学习雷锋精神,就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在自己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六)讲好先进模范的故事
让中国人再也不会吃不上饭,是袁隆平的一生追求;以一己之躯撑起国家安危,是钟南山的医者仁心;在浩瀚宇宙留下中国人的脚印,是杨利伟的航天梦想;坚守大漠40年,把保护敦煌视为使命,是樊锦诗的奉献担当。他们不忘本色,事迹感人。
二、学习英雄,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党无精神不兴!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2021年9月29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就需要学习英雄,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大革命失败后,夏明翰在汉口被捕,英勇就义前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方志敏在狱中写道:“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决定走俄国的路!
在一百年的峥嵘岁月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根据《共同纲领》,新中国头三年是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1952年,遭到严重破坏的各项事业初步恢复。这一时期,工业化基础非常薄弱,大约90%是分散的个体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在剩余10%左右的现代化工业产值中,也主要是轻工业,重工业近乎一片空白。对此,毛泽东做过十分形象的描述,他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1954年,第一架教练机起飞;1956年,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下线;1958年,第一辆东方红拖拉机下线。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2019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百万亿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北京密云县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母亲,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庄户人家写下这样一副对联:“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百折不挠争取民族解放”;横批是:“抗战到底”。这是中华儿女同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怒吼,也是中华民族抗战必胜的宣言。陈乔年在临刑前对狱友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吧。”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面对敌人的酷刑,小说《红岩》中江姐的人物原型江竹筠始终坚贞不屈,用生命践行了对党忠诚、永不叛党的无悔誓言。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崇高情怀。
三、关爱英雄,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重视英雄模范彰显的崇高精神和价值信念。他指出:“全党全社会要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大力弘扬英雄精神,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一)歌颂英雄模范
1935年12月,长征胜利不久,毛泽东就指出:“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1939年12月,毛泽东撰写了《学习白求恩》一文,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他学习;1944年9月,为纪念张思德,毛泽东发表了《为人民服务》,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利益工作的”;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此后,以雷锋为学习榜样的大规模群众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开展起来。
(二)褒奖英雄模范
1950年9月,毛泽东在全国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上盛赞英模,“你们是全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动各方面人民事业胜利前进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人民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从此,学习劳模、争做劳模、共建新中国的图景在中华大地蔚然成风。
(三)捍卫英雄模范
党中央批准实施了一系列法律制度,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等,捍卫英雄模范,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四)弘扬英雄模范
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历史知识是学习英雄的必要前提。随着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以英雄模范作为弘扬红色文化的鲜活载体,以革命纪念地、遗址为主题的红色旅游逐步形成规模,并开始走俏市场,人民群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红色基因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
(五)宣传英雄模范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全面而立体地发挥着英雄模范的价值引领功能。“时代楷模”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价值准则,充分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具有很强的先进性、代表性、时代性和典型性。
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我们可以告慰百年来一切先辈和英魂的是,此时此刻,社会主义的阳光正映照在奋斗者的身影中、孩子们的笑脸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正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