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五次党代会召开五年以来,延安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延安“生态环境整体脆弱”的谆谆告诫,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不懈系统治理、靶向发力,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延安高质量发展战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延安退耕还林生态建设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
延安如何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推进生态建设,厚植延安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市六次党代会给我们描绘了蓝图,指明了方向。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持续国土绿化,严格控制林地、草地转化为建设用地,严厉打击侵占林地现象,提出将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5%这个目标;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打好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为目的,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打造“森林+”等产业,为延安人民提供高质量生态环境和高品质绿色生态产品,既改善生态环境又增加群众收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如何将市六次党代会的这一重要精神和目标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激发全市人民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生态文明建设其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只有让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真正得到了实惠,才能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要统筹解决好经济发展、生态文明、群众增收问题,就要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问题。要在退耕还林的同时通过修筑梯田、治沟造地等增加耕地数量,保证农民基本口粮田;通过配套农田基础设施,提高耕地质量,增加粮食产量,保证农民的吃饭问题;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培植特色产业,发展生态农业、推广林下经济提高经济作物产值等举措,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取得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多方共赢,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二)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统筹治理,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取得整体成效,必须遵循自然生态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综合考虑山、水、林、草等自然生态各要素,综合采取工程、生物、技术等措施,统筹实施山上山下、流域上下游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继续采取“山上退耕还林保生态,山下治沟造地惠民生”的生态保护系统修复模式,既增加耕地面积,保证了农民的“口粮田”,又减少农民上山种地,对实施退耕还林起到了托底和支撑作用,保障了生态修复成果。
(三)坚持不懈抓落实,一张蓝图绘到底,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多年来,延安市历届领导班子始终咬紧生态文明建设不放松,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不动摇,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但“功成一定有我”的责任担当,“不换频道”“不散光”,一任接着一任干。延安各级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发扬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不懈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取得了延安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发展。未来五年,要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下大功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延安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人民生活更美好。
(四)坚持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地统筹规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真正取得实效,生态治理修复的模式和方式至关重要。延安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较低,粮食产量少,放牧对植被的破坏严重。要坚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索“山上退耕还林保生态,山下治沟造地惠民生”的新模式、新途径,采取退耕还林、封山禁牧和治沟造地相结合的治理方式,达到“山戴帽、林缠腰、坝锁沟”“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治理目标,真正实现“山变绿、水变清、产业兴、人变富”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