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山川焕新颜 百姓笑开颜
——富县张家湾镇绿色发展小记
  通讯员 吴龙迪 李雪
  暮春,富县张家湾镇满山披绿、生机盎然。
  在杨家湾村,60岁的退耕还林见证者张选镒正坐在自家小院中,向我们讲述起20多年前的景象:“那时候,这些山几乎都是秃的,去山上种地干活,一棵能遮阳的树都找不到。大风一起,黄土裹挟着石块,眯得人眼都睁不开,挽起的裤管里满是黄土,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抖掉它,雨天山上滑坡也是常事。”
  那些年的季节交替,是黄土和沙尘的“主场”,山扛不了风、地保不住水,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却常常连播下的种子都收不回来。
  1999年,富县响应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张选镒第一个站了出来,将自家坡度25度以上的承包地种上了刺槐,在他的带动下该村村民也跟着种起树来。张选镒感叹:“退耕还林政策真是好,既改善了生态,农民也有了‘摇钱树’。”
  张家湾镇辖区内有子午岭天然次生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柴松林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种类增多,退耕还林20多年来,张家湾镇共完成退耕还林1.4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一些地方已消失多年的朱鹮、金钱豹重新变得活跃,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张家湾几代人的辛勤付出。
  漫步在林中,树木高低错落、粗细不一,张选镒解释说:“在陕北这样干旱缺水的地方,种树很难一次成活,需要经过不断补植补栽树才能长起来,这样的前提下要种树成林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
  跟着张选镒一路爬到山顶,只见蓝天下青山环绕、绿水依傍。“从这里能望见的这些山,都是我们村里的,山上的林木全是我们一棵棵栽起来的。”他自豪地说。
  退耕还林带来的改变,不仅扭转了当地恶劣的生态环境,还改善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广种薄收难温饱”的生活状况,生动地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退耕还林后,植树造林一度成为张家湾人的中心工作,“一个坑一个坑挖,一棵树一棵树栽,以前的树长成林了,气候也好了,泥石流也没有了,往后的光景还会随着林子面积扩大而越来越好。”在政府的引导下,当地群众利用丰富的林业资源,大力发展水稻种植、湖羊养殖等产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退耕前的1427元提高到现在的12635元,实现了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随着生态环境一起改变的,还有当地的经济结构。近年来,张家湾镇依托当地自然生态资源打造体育小镇、生态小镇、旅游小镇,让植树造林的成果进一步带动农民致富。未来的张家湾镇农业和旅游业将会有机结合,秀美的风光会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为当地旅游服务业再添活力,张家湾各村庄的发展也会走上快车道,变得愈加美丽富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