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鸭 初夏时节,行走在富县的山峁之间,绿意正在拔节生长。在富县县城西的子午岭腹地,沿葫芦河而行,上游之处便是张家湾镇,千亩稻田碧水盈盈,夹在白云蓝天、青山绿水之间,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致。
这是张家湾镇在水稻种植的全产业链上下足“绣花功夫”的成果,让千亩有机水稻成为百姓们的幸福田。
“在前端统一水稻品种、机械化育秧,培育出好秧苗;中端严格按照有机生产基地的规范要求,在大田里布设了诱虫板、诱虫灯,发展稻鱼稻鸭稻蟹共养模式,生产出有机水稻;后端的加工销售环节,精细加工、精选包装,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开拓多样化市场渠道,线上线下齐发力,解决卖米难的问题,提振老百姓发展大米产业的信心。”张家湾镇镇长曹延河说,“让水稻产业的全产业链实现良性循环发展,真正实现提质增效。”
育一株好秧
川庄村的弓棚里,机械化托盘育秧的效果立竿见影。
“我已经连续两年在村里育秧了,去年是人工托盘育秧,今年是机械化托盘育秧,区别还是很大的。”稻农崔永萍高兴地说,“一个大棚,人工育秧得12个人整整干一天,现在六七个人轻轻松松就能育完,省一半人力。更好的是,机器撒种、施肥都比较匀称,有利于培养出优质健壮的秧苗。”
在崔永萍的遥控器指挥下,育秧机铺土、撒种、覆土,一块块长方形的育秧盘成品便从流水线上加工出来。
托盘育秧的机械化,打破了富县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短板,让水稻种植在插秧、坝田、施肥、收割等环节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据了解,机械化托盘育秧不仅让秧苗质量更稳定,而且出苗率更高,为水稻育苗按下了“优化键”,也为水稻丰产丰收奠定了基础。
种一颗好米
每年的春夏两季,清亮亮的水田里,随处可见的夜光防虫灯、诱虫板守卫着秧苗,鸭子、小鱼、螃蟹悠闲穿梭,与绿油油的稻田相映成趣。
“象甲虫专门往秧苗根子里钻,打药都不顶事,鸭子和螃蟹就能把它抓出来。鸭子还能消灭叶面上的虫子、活水,粪便还是有机肥,好处实在是太多了!”川庄村党支部书记周海斌说,“最直观的就是,人们一看,水田里小鱼都活着呢,那肯定没打农药么!”
稻鱼(鸭)共养的生态循环系统让鸭鱼稻共生,更为稻田增添了勃勃生机。
“去年我家的7亩有机水稻,产米3000余公斤,收入2万余元。”村民杨彩芳高兴地说,“现在的人都讲究健康,有机水稻施的都是有机肥、驴粪,改善土质的同时还能提高大米品质。”
绿色、纯天然的有机大米成了川庄水稻的金字招牌,568亩水稻全部获得有机认证,年产量24万公斤,辐射带动周边的王家角村、张家湾村,成为全县千亩有机水稻认证基地。
卖一个好价
在川庄水稻合作社的加工车间,机器的轰鸣声中大米加工井然有序,去杂、去石、抛光、色选、分级选、包装、入库,富硒米、鸭田米、普通米3种不同规格的大米以8元/斤、4元/斤、3.5元/斤的价格上市。
“根据大米品质的分类,分级销售。”合作社理事长张庆军说,“进入企业定制团购、高端市场、商超集贸等不同的市场,让农产品变成商品,让农户对接上市场。”
今年新打通的线上销售渠道更是方便了客户,拓宽了市场。
“在提货卡上扫描密码之后就能在线购买,大米直接就从合作社发货送到家了,非常方便。”家住西安市的杨元说,“来过一次张家湾后,全家人就喜欢上这个地方了。这里的大米熬粥浓稠,蒸米饭香甜,口感特别好,真是好山好水好大米。”
被张家湾大米成功“吸粉”的不止杨元,近年来张家湾镇乘着“农业+旅游”的东风在川庄村打造的田园综合体,让水稻不仅能吃,还能看、能玩。
夏天,碧水泱泱,鸭鱼闲游,行走在梯田的步道之间,美景尽收;秋天,黄金遍野,新稻飘香,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彩虹滑道的欢笑声,农家乐的推杯换盏,千亩稻田造就了悠然惬意的田园风光。
第三产业的加持,不仅让张家湾的大米声名鹊起,更让西川成了名副其实的“塞上小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