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我认识的延安北京知青
闫百成
  1969年,先后有两万八千名北京知青来到延安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将永远载入史册。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变化,北京知青相继被招工,进入了机关、厂矿和企事业单位,从此,生活开始了转变。
  李增春,曾在下坪插队两年多,于1971年底被招到延安地区水利施工队,安排的工作是收发员。1973年以后,从事了电影放映工作。
  两年的农村生活使他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对组织分配安排的各项任务都爽快接受。工作中,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正因如此,他也得到了领导、同事和单位周边居民的认可。在单位及周边一带,只要提起李增春的名字,真是老少皆知。
  单位有一个多功能大礼堂,平常是饭堂、会议室,白天也可以在这里放映电影。
  一台放映机,伴随了他近二十个春秋。直到电视机普及后,这台放映机才完成了它的使命。
  那个年代,唯一的娱乐方式就是看电影。由于当时的影剧院只有一部片子,几家单位都要上映,这就免不了等片、跑片、倒片、搬运,相比之下,为负责这项工作的人增加了劳动强度。可这一切,都是他一个人完成,并且无怨无悔。
  伴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已经到了古稀之年,可那颗不老的心依旧奋发向上。只要是有益社会的活动,他都积极参与,不计报酬。在筹建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时,他跑前跑后,为博物馆提供了一些重要资料,得到了相关单位的表扬认可。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如今的他,虽然双鬓染白,但从未停止过前行的脚步,把自己的才华尽量展示出来。他先后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了多篇作品,在延安各类杂志、报刊登载,用手中的笔描绘着美好的未来。
  无独有偶,很多知青的故事同样让人回味。
  当年的施工队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王学晏的腿,李望伦的嘴!”从表面理解,一个是腿脚利索,行步如飞;一个是口若悬河,能言善辩。
  王学晏,北京知青,个子矮小,其貌不扬,走起路来一阵风。他在中队担任材料员,每次领料时,仅凭两条腿往返。中队在延安南二十里铺沟门,距队部库房十多公里,有时领到几十公斤的机械配件,他都手提肩扛步行往返,令人心生敬意。
  最使我敬佩与难忘的是北京知青张小弟,他曾在南泥湾插队,1971年被招工到施工队。在王窑水库大会战中,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
  工作中,小弟积极肯干,认真负责,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困难面前从不低头。他对同事仗义大方,谦虚温和,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回京后,由于劳累成疾,患了绝症。去世之后,家属根据他的遗言,将遗体无偿捐献给北京协和医院。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坎坷的一生,他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了最需要的人。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71年3月,延安大地依旧天寒地冻,冰雪尚未消融,杏子河上发生了冰河救美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北京知青刘铁良和谢春萍。
  王窑水库前期工程基本完成,计划3月9日大坝合龙。合龙之前,所有停在河对岸的机械设备全部都要转移过来。否则大坝合龙后,河水上升,再过河就困难了。
  当时停在河对岸的有三台拖拉机,北京知青李万春、李望伦等人开着两台拖拉机在冰河上顺利通过。开第三台拖拉机的是刘铁良,陪同的是谢春萍。当拖拉机走到河道中间,突然一声巨响,人机瞬间沉入河底。河水不是太深,但足以没过整台拖拉机。看到这一幕,岸边的人顿时惊恐万分。突然,刘铁良的头露出水面,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钻入刺骨的水中,把谢春萍从驾驶室里拖了出来。在岸上人员的接应下,两人都脱离了险境。人无大碍,只是虚惊一场。
  刘铁良身高一米八几,落水的那一刻,他临危不乱,急中生智,从而避免了一场大祸。从此,二人的关系更为密切,最终结为夫妻,成就了一段姻缘。
  北京知青为延安的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们的事迹传遍了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