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专场文艺演出 延川展位上,歌手即兴表演陕北道情 游客争相购买吴起黄馍馍 延长白旭章在展位上表演曲颈琵琶 黄龙“剪树哥”网络直播本次盛会 小观众身着汉服来观看非遗专场文艺演出 激情澎湃的安塞腰鼓在非遗项目展区上演 通讯员 白杨越 记者 常青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这里诞生了璀璨绚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也造就了陕北民歌、安塞腰鼓、宜川胸鼓、陕北道情、陕北说书、子长唢呐等国家级非遗项目,这些民间艺术在陕北大地上广泛传播,携带着黄土地儿女的真情实感,质朴而鲜活,深受广大老百姓喜爱。
栩栩如生的剪纸、气韵生动的根雕、香气四溢的非遗美食……让过往的游客和当地的群众感受到了浓浓的延安风情,也诠释着延安精湛的传统技艺,展示着中华文化的丰厚底蕴。6月11日,延安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在黄龙县启动,这场非遗文化盛宴为期三天,为乡村振兴留住了乡愁,铸造了文化之魂,也让全民共享非遗成果。
“妈妈,你看哥哥剪了个冰墩墩。”今年8岁的王沐辰驻足在黄龙展位前,目不转睛地盯着剪纸传承人贺强剪纸,“我特别喜欢哥哥剪出来的这个冰墩墩,我家里已经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卡通剪纸,但我最喜欢这个冰墩墩的剪纸。”王沐辰说。“00”后的贺强在8岁开始跟着奶奶和母亲学习剪纸,在继承黄龙传统剪纸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形成了鲜明的风格特点,以贺强剪纸为代表的黄龙剪纸融合了陕北剪纸和关中剪纸的风格元素,既剪人物又剪动物,同时巧妙地将二者结合,创作出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剪纸作品,深受广大受众的喜爱。
在子长市、吴起县、延长县展位前,子长煎饼、手工粉条、各类小杂粮、年糕、风干羊肉等各类陕北特色农产品备受关注,展位前早早地就排满了准备一饱口福的市民和游客,许多外地游客在品尝后竖起了大拇指。
“老乡,你这羊肉咋卖的?”来自西安市的李女士被志丹风干羊肉所吸引。李女士告诉记者:“志丹羊肉的品质非常好,在西安的市场前景非常好,越来越受到各地消费者的青睐,下一步我将考虑与相关企业进行进一步的合作。”
色泽金黄、香气浓郁的黄酒吸引了一大批客商前来问询。家住甘泉县美水街道姚店村的张军是延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甘泉黄酒制作技艺的传承人,50岁的他已经从事甘泉黄酒制作超过18年,其生产的刺榆黄酒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入口后甘美香醇,和谐丰满,尤其是后味微酸爽口,回味悠长。一碗香甜可口的糜子黄酒不仅是很多陕北人儿时最难忘的记忆,更是这个时代发展的见证。
近几年来,为了能让这种古老的酿造技艺不断发展下去,张军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学徒,“想借这次机会让更多人了解黄酒,未来我们要着力打造特色非遗经济,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高亢浑厚的唢呐声,回响在天地之间……在黄龙县瓦子街镇树顶漫步景区,人声鼎沸,锣鼓喧天,陕北唢呐、陕北大秧歌表演在这里进行着,头顶白羊肚手巾的陕北汉子扭得豪放粗犷,姑娘们或舞长袖或摇彩扇,把大家带进欢快热闹的喜庆氛围当中。
延安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遗项目非常丰富,涵盖传统技艺、传统美食等各个门类。安塞腰鼓、黄帝黄黄馍、延川剪纸、洛川火碗、富县软馍,以及陕北民歌、陕北说书……在这场盛宴中,市民群众在各县区的美食、项目、表演中,近距离感受到了非遗魅力。
市民高阳认为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可以让非遗文化与市民零距离接触,能让大家更深入地认识非遗、了解非遗,感知非遗的魅力,同时让非遗更好融入当代生活,也能进一步拉动消费。
传承民间艺术,守护精神家园。赓续文化基因,共享幸福生活。在延安,非遗项目的传承与保护一直是圣地儿女努力的方向,非遗文化项目的传承与发展,展示了延安儿女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不断追求与喜爱,为建设文化延安、文明延安奠定了坚实基础。几十年以来,正是一代代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与热爱,让延安这片沃土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留、发展、传承。
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延安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以传承发展非遗项目、提升非遗产品竞争力和拓展销售渠道,以及做好宣传推广为重点开展工作,为乡村的全面振兴,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全面实现而不懈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