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非遗项目展示
   陕北道情
  陕北道情是陕北民间艺苑中的一朵绚丽奇葩,源于道教,由唐代道士所唱的“经韵”,发展至宋代成为唱白相间的曲艺形式道情鼓子词。元代起,道情进入广场勾栏演唱,明代以后登上戏曲舞台,发展成为一种戏曲表演形式。据武艺民的《中国道情艺术概论》介绍,目前我们所知的道情有说唱道情、戏曲道情、皮影道情、歌曲道情四大类,共115种。
  陕北道情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延安市文化艺术中心的保护与传承下,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2008年延安培植艺术学校创作演出的《乾坤湾》,2010年延川县剧团创作演出的《九月枣儿红》,子长县剧团的《唢呐相亲》,宝塔区民众剧团的《乡土恋》等大型或小型的陕北道情戏均在陕西省及全国各地获得了大奖,并受到各地观众的高度赞誉,使陕北道情这一濒危稀有剧种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是流传于陕北及周边五省区的地域性民歌,其形式以信天游、小调为主,还有风俗歌(秧歌、酒曲、叫卖歌、婚嫁歌、丧葬歌、祈雨歌等)、劳动歌、宗教歌等。约2.7万余首,其中革命历史民歌约1400余首。
  陕北民歌是陕北历史上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长期融合的产物。其形式形成较早,如信天游产生于周代中期而稳定于汉代,是中国大地上较为古老的民歌形式。特别是由于陕北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使得这一古老的民歌较好地留存了下来,至今仍保持着陕北早期民间文化的诸多特征,对于认识研究民族文化有着重大意义。
  在陕北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陕北民歌在新文化运动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涌现出了一大批陕北革命历史民歌,如《刘志丹》《横山下来游击队》等,堪称一部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画卷。
  2008年6月,陕北民歌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确立延安市文化艺术中心(延安市群众艺术馆)为保护责任单位。
  安塞剪纸
  安塞剪纸是陕北农家妇女热爱生活,追求美的具体体现,也是陕北文化的代表之一。2006年,安塞剪纸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安塞剪纸,历史悠久,被誉为“活化石”。经专家考证,安塞剪纸受到古代三个艺术高潮即新石器时代彩陶、汉代画像砖、唐宋雕塑绘画的影响。如农家门楣上贴的“瓜子娃娃”与青海省大通上孙家寨新石器时代彩陶盆舞蹈纹样很相似。安塞剪纸《抓髻娃娃》与故宫博物馆收藏的商代青玉女佩完全一样。《牛耕图》中树的造型完全是龙凤文化时期鹿角的变形等。
  安塞剪纸表现内容上一种是继承古老的传统剪纸内容,一种是反映现实生活题材。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劳动生产等都是所表现的主题。
  黄龙根艺
  黄龙根艺源远流长,已有几百年历史。人们很早就利用树根制作一些实用品和艺术摆件。黄龙根艺讲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它在艺术创作上遵循美学原则,具备了木雕,雕塑,石刻等艺术的表现形式。柏树、桃木、荆棘、木瓜、杜梨木等成为上好的创作原料,特别是生长在恶劣环境中的根材,经雷劈、火烧、风化、水冲、蚁蚀、石压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奇异的纹理、结节和树瘤,自然造型奇形怪状,更是根艺创作的理想用材。
  目前,黄龙根艺这一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已根植于这方土地,已培育成文化产业,成为黄龙县重要的旅游产品。《黄龙根艺》被列入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延川布堆花
  延川布堆花是省级非遗项目,又称拨花、撂花、布贴画,流传历史悠久,起源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由妇女们给孩子衣服打补丁演变而来,是延川民间艺术中的珍品。延川布堆花作为补丁,既耐用又美观,即美化环境又美化生活;又能促进人民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其色泽艳丽、造型夸张、表现形式独特,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和审美价值。延川布堆画由于它保留了古老的图腾文化、艺术形态和本源哲学,用抽象的形式表现了作者对这块土地的理解与认识。
  延川布堆花传承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代表人物有冯山云、郭如林等。
  宜川刺绣
  宜川刺绣历史悠久,它最先流传于黄河沿岸地区。类型有裹肚、针线包、鞋垫、披肩、油领、绣鞋等,这些都是女孩子出嫁时的必备之物。虎头枕、猫头枕、玉兔帽、风帽、蛤蟆枕、寿枕等大都以实用为主。
  宜川刺绣的针法有平绣、堆绣、缭绣等多种针法,颜色搭配以红、黑、黄三色为主,沉厚老辣,拙中见巧,足见传统工艺绝妙。宜川刺绣风格古朴大方,造型简练生动,做工细腻,栩栩如生,富有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
  2008年11月,宜川刺绣被列入延安市第一批非遗保护项目名录。2010年10月,崔五群被评为市级传承人。
   黄陵面花
  黄陵面花,俗称花馍,是流传在黄陵农村的一种民间传统风俗礼馍。它以做工精巧,造型别致而著称。黄陵面花在黄陵民间文化中有极强的代表性,它起源于对黄帝的祭祀,又融入黄陵人日常的生产生活,经过几千年来的发展演化,每逢传统佳节,家家户户都会依照当地的习俗和惯例制作面花,这已深深扎根在人们心中。
  黄龙猎鼓
  黄龙猎鼓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代代传承、改良、沿袭,并不断发扬光大,丰富了黄龙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2009年,黄龙猎鼓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黄龙猎鼓服饰造型古朴、立意新奇,鼓舞动作优美、彪悍有力,鼓乐节奏明快、震撼动人。在表演时,一般分广场表演和舞台综艺演出2种,气势宏大、壮观威武,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黄龙猎鼓文化。其表演方阵可大可小,演员人数可多可少,一组为2鼓2镲2花杆,共6人,一般方阵由60、120、300名男性(花杆手也可是女性)青年组成。
  子长唢呐
  子长唢呐一般杆长42厘米,用柏木制成,长号为前奏,小鼓、乳锣、小镲为伴奏乐器。传统唢呐班由5人组成,称“小五件”或“老五件”。通常由上下手双人演奏,下手依附上手作升度简化演奏,被称为“吹鼓手”的唢呐艺人基本遵循慢起、中续、快结尾规律吹奏。音乐主分悲喜两类,内容丰富,代表性传统曲牌有《大开门》《大摆队》《得胜回营》《苦伶仃》等110多个。
  子长唢呐先后应邀百余部影视剧的拍摄,先后远赴英国、俄罗斯参加军乐节演出,曾多次组成百人以上的大乐队参加省市各种大型活动。子长市先后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被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唢呐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