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延续文化血脉 守住历史美好
——听延川民间艺人讲述非遗传承背后的故事
  通讯员 高诚 高帅
  传承非遗基因,弘扬民俗文化。
  延川县被誉为“红枣之乡”,在陕北享有“文化大县”美称。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延川形成了独特的黄土文化和历史风貌,充满浓郁黄土风情的民歌、道情、小戏、剪纸、布堆画等艺术在这块土地上源远流长,尤其是布堆画和剪纸成绩斐然,享誉海内外。延川被称为“全国代民间美术之乡”“中国剪纸之乡”,诸多艺术空前繁荣。
  近年来,延川县不断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脉、弘扬民族精神,涌现出剪纸艺术大师高凤莲,剪纸名家郭如林、高河晓、刘洁琼、李妮、刘艳琴、高娟娟等人,经过1.5万余人的民间艺术家代代相传,延川非遗文化久而不衰。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她们,听她们讲述自己的非遗传承故事。
  人物档案
  李妮,1980年出生,延川县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延川县美术家协会会员、延川县妇女文化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延安市宝塔剪纸协会常务理事、延安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妇女手工艺协会会员。
  李妮的剪纸主题突出,构图饱满,黑白布局富有节奏;造型粗犷大气,质朴有趣,生动传神,具有生命活力;剪功娴熟,干脆利落,剪纸语言纯粹而美观。其整体风格承继了延川剪纸夸张变形、粗犷质朴、大气奔放的大写意地域特点,同时也表现出自己原本天性的造型观念。其作品选材丰富,富有想象力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蕴含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新时代的创新气象。
  李妮多幅剪纸和布堆画作品获得各类大奖,并被国内外友人收藏。其中,《改革春风》获“世纪伟人邓小平颂”银奖,作品《农耕》被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收藏,《抗疫》组画被杭州市文化馆永久性收藏,并获得第三届中国国际青少年艺术节剪纸专业金奖、第九届陕西省女性手工艺品技能大赛一等奖、当代才艺网2019年第二届中华杯全国剪纸艺术大赛三等奖等诸多奖项。
  人物档案
  刘艳琴,女,1968年出生,延川县李家河村人。现任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会员,陕西省农民画研究会会员,延安市妇女手工艺品协会会员、延安宝塔剪纸协会常务理事、延川县美术家协会理事,延川县妇女文化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曾参与中央一套《我有传家宝》节目的录制。
  2021年10月,入选延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延川布堆画》第二批县级传承人。其多幅作品荣获奖励并被收藏,其中作品《抓髻娃娃》入选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农家乐》获“辉发杯”全国剪纸艺术大赛金奖;《正月十五闹元宵》获第六届“神州风韵”全国剪纸邀请赛银奖、全国竞技表演创意设计奖;《走西口》荣获第二届陕西省农民文化节手工艺类评奖一等奖;《十二生肖》《农家人》获第二届华夏风韵剪纸艺术展金奖;《华夏风韵剪纸艺术大展》中作品《过新年》获金奖、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陕北说书》被陕西省美术馆收藏;《走西口》入选TOP100中国民间剪纸特展,被上海美术学院收藏;《众志成城》《除害》获得《中国剪纸精品集·抗击疫情》金奖。
  刘艳琴被评为延安市“三八红旗手”、陕西省妇女民间手工艺能手、延安市民间艺术(布堆画大师);被南京大学聘请为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中国民间剪纸副高级创研员。
  人物档案
  高娟娟,女,1980年出生,现为陕西省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延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延川县美术家协会理事。高娟娟多幅剪纸作品参加国家级展览获得殊荣,多次参与中省媒体拍摄报道。2000年获全国“英才杯”剪纸大赛银奖;2018年荣获第九届陕西省妇女手工艺品技能一等奖。
  2017年参与央视老故事频道非遗中国行拍摄;2017年参与中央一台《我有传家宝》梁家河村的好光景拍摄,荣获“延川十大巧娘”称号;2018年,受邀赴北京参加《国际美育论坛会》;2020年参加中央文旅部非遗进校园拍摄;2021年受邀参加《第七届中国高端美术教育行业峰会》。
  2000年至今,高娟娟担任延川县城关小学美术教学、美术室管理员、“红领巾巧巧手”剪纸教学,致力于非遗文化技艺的传承和发扬。